兒子與父親的距離

新約聖經中記載了一個名為「浪子回頭」的比喻(路十五11-32)。話說一位有兩個兒子的父親,應小兒子的要求把家產分給了他們兩兄弟。不久小兒子就耗盡所有錢財,又遇著饑荒,做工也不能維生。在他走頭無路之際,決定回到父親那裏,心想雖不配作為兒子,就算作雇工也不至餓死。但意想不到的當父親知道他回來後,竟然沒有責備他,還在眾人面前重申他兒子的身分,並邀請眾人來一起歡喜快樂。

如此豐富內容的故事題材,藝術家又怎會放過?歷來不少畫家都有以「浪子回頭」比喻為創作主題。但數到最著名的,大概是荷蘭畫家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 1606-1669)的作品。林布蘭的「浪子回頭」特別之處,是他沒有簡單地描繪了「浪子」「回頭」後歡興的場面,相反,畫中暗淡的色彩,正為這幕「重聚」營造了異常沉靜的氣氛。

年紀老邁的父親,身體在向前傾,雙手按在剛回來小兒子的肩膊上,表示對他的接納,也藉此支撐著自己的身軀。我們留意到父親的雙手很不同,他的左手較大和有力;右手則是較細和柔弱。畫家似乎在暗示父親對兒子的保護和醫治。保護小兒子的將來,也醫治他的過去。衣衫襤褸、飽經風霜的小兒子伏在父親的懷中,破損的雙腳與父親的雙手形成強烈的對比。小兒子的身軀也是前傾的,也靠父親的身體保持平衡。看似靜態的畫面,實際上是有不同的情感在彼此衝擊著。悔改與寬恕、放下與接納,從來都是要並存的。就像兒子需要父親,父親也需要兒子。

比喻不是在小兒子回家後完結。大兒子知道小兒子回來後,生氣無比。他固然看不起弟弟的所作所為,但令他更氣憤的,竟是父親對弟弟的憐憫!大兒子給自己的評價是「多年來服侍父親」、「沒有違背父親的命令」,而父親「卻沒有給過他一隻山羊和朋友歡樂。」(29節)這三個自我評價,說穿了不過是雇工的心態。小兒子在外絕望之際想起回家;大兒子在家卻以雇工心態生活,誰更貼近父親的心?

林布蘭把大兒子放在畫的右方,同樣跟父親披上紅色的外袍,卻跟父親和小兒子保持距離。這距離不只在實際的空間上,更在他們的內心世界中。大兒子像個旁觀者,滿心疑惑地凝視著面前二人,就是他的父親、他的弟弟。諷刺的是與大兒子更接近的,竟然是畫中後方的家傭雇工。

這幅「浪子回頭」吸引之處,是它引導我們越過故事的情節,走進比喻中人物的內心世界。父親無條件接納小兒子,不為甚麼,只是因為他是自己的兒子,是一種不能改變的關係;小兒子願意悔改,選擇回家勇氣可嘉,但也不要忘記自己的身分;大兒子不接納自己的弟弟,是出於雇工式的公平原則,因此他不會明白父親的愛。當我們欣賞這幅偉大的作品時,在你的內心深處,哪一人物最能引起你的共鳴?是父親?是小兒子?還是大兒子?

Rembrandt van Rijn, The 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 c.1669. 262 cm × 205 cm. The Hermitage Museum, Saint Petersburg, Russia

====================
撰文:陳浩然牧師,香港宣道會北角堂傳播事工牧者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