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動青年」舉辦「E世代.父母心」家長研討會,邀請我擔任一個工作坊的講員,研討會主題是「條條大路,成功之路」。
在聚會前的早餐茶聚,我有幸與該機構對教育工作充滿熱誠的董事和其他講員互相認識。研討會開始,講員逐一分享「條條大路,成功之路」的看法,以及個人在工作上的經歷和體驗。嘉賓們均認為,進入大學並非通往成功的唯一門檻,還有很多路徑可以選擇,只要選對了跑道,便是一條通往成功的大道。
多倫多大學社會系教授方偉晶博士指出:華人子弟傳統的讀書方式,就是帶著中學階段的學習模式去讀大學,這樣肯定是行不通。華人子弟大多不懂得與任教的教授主動接觸,例如查問功課、傾談、向老師請教,甚至尋找工作網絡資訊等。他們的社交技巧一般都較弱,不敢表達意見,性格害羞,還不懂得把握時機結識朋友、與人交談。方教授認為,這些弱項也成為學生獲取高分成績的困難;縱使取得高成績,將來在職場也較難晉升到高職位,真是可惜。方教授的話可給父母一些參考,當父母為孩子舖設康莊大道時,更應提升走上康莊路的裝備,幫助子女堅韌地走人生路。
另一位講員是臨牀及法證心理學家李成富博士,他則表示華人家長總喜歡為子女選擇一條康莊大道,然而孩子是否真的喜歡這條路?家長應該先問問自己:到底是誰要行走這條路?是父母、還是子女?再問子女,到底他要選甚麼科目?專業的工作,就是子女最理想的工作嗎?這一代的華人家長腦海仍然充斥著「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一動(勞動)不如一靜(文職)」的概念,不希望孩子從事勞力工作,所以選修的科目,都是為了將來要叫人另眼相看的專業。李博士引用儒家思想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作例子,其次序表達先注重禮儀人際,接著是音樂陶冶和運動,例如當時的騎馬訓練,最後才是埋首書經數理的研讀,這正與現今西方教育理論相吻合。若要踏往成功之道,情緒管理(EQ)和人際交往,所佔比例為百分之八十,而學業所獲的知識,運用率只佔百分之二十,研究結果與中國傳統教育六藝的排序不謀而合。
印象最深刻是其中一位講員以自身為例,分享她的經歷。大學報讀與醫學有關的學系,三年級時,校方以經濟不景氣、藥廠紛紛倒閉為由,緊縮醫學院的開支,取消該科系。教授還說,即使唸到畢業,也將面臨失業,於是建議學生早日轉系才是明智之舉。正如教授所料,畢業後,她找不到工作!她本性愛好寫作、設計、畫畫,於是應徵做記者,又因工作需要,繼續修讀攝影和電視製作。其後她對城市規劃亦感興趣,再進修建築碩士學位,撰寫有關「醫療的用地規劃」論文,現擔任安省醫療建築的工作。
她的成功之路似乎繞了一個大圈子,過程卻多彩多姿,也為她累積不少豐富的經驗,最終找到自己的理想,達成自己的願望,做與「醫療」有關的工作。當初她以為自己揀選了一條邁向成功的大道,結果希望破滅,從事不起眼的工作;卻因工作需要而不斷充實自己,累積經驗,最後收穫更加豐盛,令人生增添不少的色彩。
「燃動青年」的董事邱綺雯女士及總監黃鳳玲女士分別強調,不要以為讓孩子「進入」大學,就等於獲得成功的保證。邱女士從自己所做的教育研究中發現,不少孩子因為父母的緣故,勉強進入某些名牌大學或熱門科系,但不到一年便因成績不理想,被校方勒令停學;有些對所讀科目沒有興趣,不願再繼續;又或者應付不了過大的壓力而導致憂鬱,有自殺傾向;更甚影響到孩子將來在工作上的表現與發展。邱女士強調,沒有父母希望孩子將來落得如此光景,家長若能幫助孩子發掘他們的長處,選擇子女喜歡或適合自己能力的路,就是找到自己寬闊的大道。
總監黃鳳玲表示,父母不應停留在幫助子女選擇甚麼路,更要注重對他們人格的培養,與子女同行,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的朋輩關係。父母與孩子應該建立亦師亦友的關係,即使自己無法勝任導師的角色,也幫助或鼓勵孩子去物色導師。
這次研討會給我兩點深刻體會:首先是演講者都不約而同地力證,升讀大學不一定代表成功,不讀大學也不注定失敗。從家長的反應來看,要他們在觀念上轉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行行出狀元」、「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兩句名言,家長都知道,只是「知」道卻不願去實「行」,因為心裡害怕,不敢下賭注。
另一個體會是家長總認為子女不夠努力,認為孩子之所以「失敗」,就是沒有專注在課業上,才與「成功」無份。我在想,若要下一代開心、快樂、豐盛地生活,除非家長學會「因時制宜」,並且不會「明知故犯」,懂得體諒孩子,他們才能快樂地成長。倘若你是這樣的家長,又認同講員的分享,你的子女必定可以踏上成功之路。如果你是通情達理的父母,幸福已等著孩子了。帶著愛與幸福走每一條路,就是成功的路。(下個月將會與大家分享我所主講的題目)
撰文:簡朱素英牧師,北約華人基督教會家庭事工牧師,多倫多親子教育資源中心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