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朋友接觸基督信仰時,被基督徒鼓勵去祈禱經歷神,希望藉此加強對耶穌基督的信心,但當他們的祈禱不蒙應允,他們會覺得信主耶穌沒有用。面對以上的情況,人還要信主耶穌嗎?
拜神靈驗需要斟酌
世界上有很多人相信他們的神,是由於他們所拜的神靈驗,因為人的心態就是要實用,所求的神如果靈驗就是可信。原來,有些基督徒同樣以這種經驗去相信主耶穌,不少人分享說他們因為生病、有困難、有問題去求得幫助,後來果然得其所求,因此接受了基督信仰。以上的想法對嗎?原來是需要好幾方面的斟酌。
第一,這個世界有迷惑人的事,意思指有欺騙的事。論到迷惑的事,聖經中多處提及,主耶穌昔日特別提到末世時的迷惑,祂提醒基督徒說:「那時,若有人對你們說:『基督(救世主)在這裡』,或說:『基督在那裡』,你們不要信!因為假基督、假先知將要起來,顯大神蹟、大奇事,倘若能行,連選民也就迷惑了。」(馬太福音廿四23-24)
假宗教原來會透過一些異能給讓人以為他們是可信的,就好像昔日真神上帝差派以色列人的領袖摩西去見埃及王法老,「耶和華曉諭摩西、亞倫說:「法老若對你們說:『你們行件奇事吧!』你就吩咐亞倫說:『把杖丟在法老面前,使杖變作蛇。』」摩西、亞倫進去見法老,就照耶和華所吩咐的行。亞倫把杖丟在法老和臣僕面前,杖就變作蛇。」(出埃及記七8-10)但是,法老王卻「召了博士和術士來;他們是埃及行法術的,也用邪術照樣而行。」(出埃及記七11)法老王所召的人丟下自己的杖,杖同樣就變作蛇。因此,假宗教也會透過應允人一些的祈禱去迷惑人,使人去相信他們的假神。你或者會問,他們的能力來自誰?既是迷惑,可以是欺騙人的法術(類似魔術),也可以是撒旦魔鬼給人一些靈界的體驗。聖經告訴我們「這也不足為怪,因為連撒但也裝作光明的天使」(哥林多後書十一14),並且聖經告訴我們,末世時敵基督的出現,「這不法的人來,是照撒但的運動,行各樣的異能、神蹟,和一切虛假的奇事」(帖撒羅尼迦後書二9)。
第二,我們要斟酌的,是人祈禱蒙應允的程度與根據,其中一點是,很多時候所謂的應驗,只不過以一兩次的靈驗去斷定他們所信的神在幫助他們,卻不去計算很多次的不靈驗而去懷疑一下他們所信的。另一方面,他們的體驗是主觀的,沒有客觀的真理,也沒有甚麼預言在先,只憑一些經歷來判斷,以為是從真神來的。
第三,聖經提醒我們敵基督甚至「在那沉淪的人身上行各樣出於不義的詭詐;因他們不領受愛真理的心,使他們得救。故此,神就給他們一個生發錯誤的心,叫他們信從虛謊,使一切不信真理、倒喜愛不義的人都被定罪。」(帖撒羅尼迦後書二10-12)故此,人要用真理去判斷所信的是否真實可靠。
人需要憑真理去判斷
面對人祈禱蒙應允的事,聖經教導我們,要分辨信仰的真偽,在於主耶穌基督,祂親自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翰福音十四6)只有祂直接宣告祂就是真理。真理一方面涉及聖經預言的應驗,例如舊約聖經提及有關耶穌基督的預言超過300多處,絕大部份已經百份之百應驗在耶穌基督身上,只有少部份等待將來最後的末日與祂再來時應驗。另一方面,聖經也是真理,是有根有據、經得考驗、客觀、真實的,並不是靠個人的體驗去判斷。聖經真理告訴我們真神只有一位,若不相信主耶穌基督就是世人的救主,那個信仰是有問題的。基督的使徒保羅留下其中尋求真理的教導,其中一處記載:「保羅照他素常的規矩進去,一連三個安息日,本著聖經與他們辯論,講解陳明基督必須受害,從死裡復活;又說:『我所傳與你們的這位耶穌就是基督。』」(使徒行傳十七2-3)是的,如果耶穌基督不是又真又活的神,如果聖經是不可靠的,我們不需要相信接受基督信仰;如果耶穌基督是真神,聖經又是全然真實的,那麼人應該接受。
祈禱如何才靈驗
主耶穌基督說過信祂的人,他們的祈禱一定蒙應允的,祂說:「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甚麼,我必成就,叫父因兒子得榮耀。你們若奉我的名求甚麼,我必成就。」(約翰福音十四13-14)但是這裡附帶著條件,就是所求的是不是叫神得榮耀,意思包括按神的旨意求,並且叫人看見神的美德與大能,只要人相信耶穌基督及奉祂的名去祈禱,就必成就。人如果只求滿足自己,又或者持著一個試探神的心態去祈禱,是不蒙喜悅的。
腓立比書四6-7指出:「應當毫無憂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帶著感恩的心,把你們所要的告訴神。這樣,神所賜超過人能了解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思意念。」我們的禱告倘若仍然未蒙應允,聖經卻擔保,會帶來主耶穌所賜的平安。
親愛的朋友,你認識耶穌基督嗎?祂曾經降世為人的罪過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但是祂死後三天復活,證明祂是真神,是世人的救主。祂可以成為你個人的救主,只要我們真心向祂認罪悔改,接受祂為主,並且願意跟從祂,這是最重要,必蒙悅納的祈禱。約翰福音一12說:「凡接受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給他們權利,成為神的兒女。」當你成為神的兒女後,你向天父祈禱時,一定會為著能擁有這一位極愛你的真神而感恩!
(註:所引用經文主要來自《新譯本》)
撰文:洪順強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