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價值觀分歧激烈化

  上月中,加拿大許多城市都進行了政府選舉。在西岸的大溫哥華地區中,最重大的改變,居然發生在很多人以為不能改變的市議員和市長人選身上,因為在過去十多年,左翼思維的市議員成功當選,加上市議會的官僚體系導致比較保守的、重視傳統道德價值的人不能當選,主要原因在於毒品、嚴懲罪犯(如搶劫、暴力殺傷和破門偷竊)、娼妓泛濫等問題上,被主流傳媒一面倒地推崇合法化或非刑事化,任何維護傳統價值或美德觀念的參選者,都被攻擊為「阻礙地球轉」的「反進步」人士!

  新當選的第一位華裔溫哥華市長沈觀健(Ken Sim),和其同一政黨的當選同僚在傳統道德觀上,例如嚴懲罪犯、毒品和娼妓泛濫問題上未必與前任市長、具新民主黨(NDP)背景的Kennedy Stewart相差很遠,不過,最起碼,前者對理財的態度將會(根據其公開宣言)比後者較為審慎,不會是「二世祖(粵語,即富二代)式花錢」那樣的「大花筒(粵語,即胡亂揮霍)」心態。這也是在現今西方歐美國家可以看到的所謂保守派和進步派的顯著區分!

  現今歐美國家政府所要處理的社會問題,解決之關鍵在於對以下的價值觀的平衡和兼顧:自由與平等、權利與責任(義務)、公義與憐憫、保守與進步、理性與感性。雖然當中或多或少都涉及學術性的哲學問題,但是,若以為只靠學校教育(小、中、大學)就能自然而然地解決上述的社會問題,那就是十分幼稚的想法,因為不從社會的歷史過程去作現實的評估而作出解決方案,就不能找到可行的有效辦法。

  談到社會種種問題,在現今這個電子傳媒天天影響人類生活的世代,消息資訊被正確和自由地傳播,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因素。哪些消息容易被人接收到?哪些資訊很難傳遞出去?這兩方面的情況都直接影響到整個社會的情況,不單是現今,而且更包括將來的情況。

  所以,若希望社會不再越來越分化,比較可行的方法是不應只有一個資訊或消息的來源,以為「一言堂」的權威就能解決社會上的分歧,那是十分狹窄、令人擔憂的辦法,因為那只是把問題掃到地毯之下,擱置在背後而已,並非真正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

  基督徒抱著「愛鄰舍」的心和對社會問題的認識,加上相關的實際知識,肯定可以幫助這個時代處理現今的局面,雖然基督徒知道,在撒旦所操縱、橫行霸道的世界,上述問題不會完全消失。我們如何努力也不能完全消滅這些社會問題,充其量只可減少罪惡發生的普遍性,使不公義的情況不致加增或惡化而已。然而,若能達到這目的,也值得基督徒以共同心志,並且在不同領域上,各自或群體行動。

  談到社會的層面,固然團結的力量才容易產生所期望的效果。雖然不應該否定各人單槍匹馬的作用,但現實的形勢的確是:絕大部份政府官員是看多少人出來表達訴求,才肯花時間去考慮,才可能在內閣和國會裡辯論。因此,我們應該明白:有相當人數的團體力量去行動,是理想的先決條件。所以花時間先凝聚力量,建立群組和強健的通訊渠道,是必須的過程。

  關於政府官員,現今在加拿大(其實英、美兩國也類似)越來越明顯的現象是這樣:由於公帑不是我的錢,我就可以隨便利用公帑去為我贏取選票,只要現行法律沒辦法制裁我的手段就好了。不像一、二百年前的世代,當時從政者很多是出於「愛你的鄰舍、服侍鄰居」的心態去競選當公職,而今筆者卻發覺,很多參選者只懂得如何迎合選民的喜好,利用輿論調查的結果來寫競選宣傳,向選民大眾說些「投其所好」的競選宣言而已。不但是沒有遠見的政治領袖,反而是只看目前一任,而被選民牽著鼻子走,為了優厚的退休金而參選的「跟隨者」而已。

談到這裡,要用神透過聖經的警世之言去結束本篇:

  懼怕人的,陷入網羅;惟有倚靠耶和華的,必得安穩。(箴言廿九25)

  關於要有遠見的政治領袖這個題目,筆者會在下一期結束這個專欄之前的最後一篇文章,繼續這方面的意見分享,屆時再見吧。

撰文:盧維溢牧師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