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城歷劫有餘哀(下)

  

在埃及管治聖城期間,雖然沒有戰亂,但耶路撒冷卻變成了穆斯林神學中心,而非政治中心。並且,由於管理不善、苛捐雜稅影響,經濟一落千丈,聖城因而日漸蕭條。隨後,於1517至1917的400年間,耶路撒冷又被土耳其的鄂圖曼帝國佔據。從地理上來說,聖城位置並不在其戰略計劃上,對該國之政治與經濟方面,均無特殊意義,但蘇萊曼大帝(Sulayman the Magnificent),仍於1542年下令修建耶路撒冷被毀的城牆,並未有防止掠奪成性的游牧部落的侵犯,直至19世紀末期,猶太人和基督徒紛紛向歐洲各國的君主求援,期盼教會回到聖城成立據點、建立教堂、醫院、學校,藉以鞏固教會在聖城的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阿蘭比將軍(Gen. Sir Edmond Allenby)率領的英軍進駐耶路撒冷,受國聯委託代為管轄該城。由1922至1948年成為英國的行政中心。直到1948年以色列宣佈獨立,流放歐洲的猶太人,紛紛由海路回歸,英國才宣佈結束管轄。以色列獨立後,原本想以耶路撒冷為首都,但由於阿拉伯國家群起反對,不得已,暫以特拉維夫為首都,甚至,以色列的大部份政府機構,以及外國大使領事舘均設在特拉維夫。到了2018年,美國的大使舘遷往耶路撒冷,在一片反對聲中,亦有幾個國家步美國的後塵,將大使舘遷至耶路撒冷。

  1948年,以色列復國戰爭。停戰協議簽訂以後,耶路撒冷被一分為二,東面稱東耶路撒冷,西面為西耶路撒冷,歸以色列管轄。

  1967年6月5日「六日戰爭」爆發時,根據Google搜尋器提供的資料:以色列和由埃及、約旦、敘利亞組成的聯軍(簡稱「阿聯」),當時,雙方空軍實力相若,不同的是所用的機種。以色列所用的是法制幻影戰機,埃及所用的是蘇制米格21及米格19戰機,約旦所用的為英制霍克獵戶戰機,但雙方駕駛員的質素則有距離,經過以色列精密佈置的兩波空襲後,阿聯的空軍嚴重受創,制空權操諸以色列之手,埃及的裝甲縱隊也成了以色列戰機的活靶,終於潰不成軍。

  1980年,以色列國會宣佈:既然東耶路撒冷已併入該國版圖,順理成章,整個聖城將成為該國永不分割的一部份。不過,城內則劃分成幾個管治區。東耶路撒冷包括舊城、橄欖山及其北、東、南三面的民居,居民大多數是阿拉伯人,由伊斯蘭教的遜尼派管理;斯科普斯山上的希伯萊大學校區則屬於以色列。西區猶太新建的社區,也屬於以色列管轄。居民的宗教信仰則分屬回教、猶太教、基督教(包含東正教)。人口方面,65萬人之中,猶太人約45萬,回教徒約18萬2仟,基督徒只有1萬4仟(1993年估計數字)。

  城中隨處可見聖經中所記載的名勝古蹟:橄欖山位於舊城以東,是耶穌佈道和升天之處;客西馬尼園則為耶穌經常默想、祈禱之地;升天教堂傳統被視為耶穌升天所在。原來的教堂,在主後614年被波斯人毀壞,現在的小教堂是十二世紀時,為十字軍所重建。回教徒佔領聖城以後,在上面加蓋圓頂,沿用至今。離此不遠的主禱文教堂,則為耶穌指導門徒研讀主禱文的地方。在教堂裡面的長廊,刻有六十多種語文的主禱文。

  耶路撒冷原意是和平之城,被列強亞述、巴比倫、波斯、埃及、希臘、羅馬等等圍攻五十多次,被攻陷達三十多次,聖殿、王宮、城牆被毀多達十多次。縱然雙方武器懸殊,猶太軍隊也能取勝。

後記:
  十年前,筆者曾經隨團往聖地旅遊,前往以色列朝聖。入住酒店時,櫃檯人員荷槍實彈接待。隨團耶路撒冷參觀時,除了追隨頭戴黑帽的「拉比」,以及戴著小圓帽的青年以外,四周還有攜帶輕機槍之軍人隨行,以防恐怖分子突襲。猶太人頭腦精明,營商有道,在死海地區,能將黑色含有高鹽份的泥漿,製成潤膚膏,深得女士鍾愛,堪稱一絕!歷年諾貝爾獲獎名單中,竟然有三十多位是猶太籍人仕,其中包括愛恩斯坦。至於其他名城,如拿撒勒、伯利恆、耶利哥等,則全部在巴勒斯坦轄區之內,被以色列用圍牆困住,以免巴人四出,放置炸藥,傷及無辜。

(全文完結)作者:余玉書

真理報歡迎讀者投稿
投稿內容可包括:個人蒙恩的見證、神奇妙作為的經歷、生命旅程的反思、聖經屬靈真理的領受、屬靈讀物的分享…..等。

  • 請將文章以 Word File 形式電郵致editorvtm@gmail.com
  • 字限為1200字,如有問題歡迎聯絡我們。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