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男士的身份危機

  曾聽過從香港移民到加拿大超過四十年的人說,仍然不適應這裡的生活。另外,認識不少新移民男士,他們拿著學生簽證,舉家來到加拿大,從全職工作轉作學生身份,從過去每個月有穩定收入,到現在每個月不停地從銀行戶口提錢出來支付各種支出,需要面對很大的適應及壓力。很多時候需要由太太外出兼職,或是全職工作,作為爸爸的便要開車接送子女上下學,也要照顧家庭大小事務,有些甚至要負責煮餐,這些身份及生活上的轉變,為男士帶來不少衝擊。

  筆者自己於去年五月來溫哥華進修神學,也有類似的經歷。過去在教會事奉,每天都有規律及忙碌的工作,身邊有很多人需要關心,時常接觸社區、學校及教會不同的人,每月亦會定期收到薪水,但來到此以後,卻是以學生身份生活,主要的事就是上學及做功課。自己對於這個身份的轉變,一方面是期待更多生命及事奉的整合,但同時卻有點茫然和不習慣。另外,起初曾有一段長時間暫住在兒子只有一房的柏文單位內,因為在家的時間多了,各人生活空間變得很擁擠,磨擦及衝突的機會也多了。兒子甚至曾提出要我和太太想辦法搬出去,讓他可以回復正常生活。幸好,最後大家能心平氣和,將自己的感受及想法說出,加上兒子習慣得到媽媽每天三餐照顧的好處,家人的關係才變得和諧。

  作為一個移居者,要離開一個自己長大及習慣生活的地方,其實並不容易,這與本身在原居地的身份及生活有關。聖經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就是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摩西。他原為埃及王子,在四十歲時,他因為替以色列同胞出頭而殺了一名埃及人,因此必須逃亡移居到米甸。從他在米甸與西坡拉結婚生子後替兒子的命名,就明白他一直看這段時間只是寄居外地的。

  「西坡拉生了一個兒子,摩西給他起名叫革舜,意思說:『因我在外邦作了寄居的。』」(出埃及記二22)兒子的名字,反映了他感到被原居地拒絕,在新的地方又沒有歸屬感。他這趟逃亡一走就是四十年,後來神在荊棘火中向摩西顯現,呼召他回到埃及帶領以色列人。自此,他與不順服的以色列人在曠野過了四十年,最後也未能進入神所應許的迦南地。

  曾有人說,男人需要處理三個B(其實不同性別及年齡的人都同樣需要):

Belonging──我屬於哪個地方?哪個群體?我的身份是什麼?

Becoming──我的將來會變成怎樣?自己的目標可以達到嗎?

Being──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這裡看重的再不是正在做什麼或完成了什麼,而是尋找獨一無二的自我!

  對於新移民男士,他們能夠找到自己的身份實在非常重要。「我是誰?」也是人最基本的問題。D. L. Moody慕迪牧師曾經說過摩西在前四十年(在埃及當王子時),自以為是個了不起的人(he was somebody),接下來花了四十年的時間(在米甸流亡)認識到自己只是一個無名小卒(he was nobody),最後又用了四十年發現神可以藉著一個無名小卒成就什麼(what God can do with a nobody)。摩西最後竟然帶領以色列人行過紅海及經過曠野,預備進入神所應許的地方──迦南美地。他的生命一直在認識有限的自己,亦認識無限的神。

  再深一層去思想,作為男士,我們的國籍可能會改變(作為新移民更可能想改變,以便得到居留權),我們的其他身份(職業、稱呼),包括太太的丈夫、父母的兒子、兒女的父親等,都會隨著環境轉變或家人與自己的離世而改變,但天父的愛卻不會改變,祂更賜下祂的獨生兒子主耶穌給我們,讓我們每個相信主耶穌的,都可以成為耶穌的朋友(約翰福音十五15)、天父的兒子(加拉太書三26,四6),這些身份是永遠不會改變的。我們因為得著以上的身份,生命才得到真滿足及平安。願你與我都能一起抓緊這些永恆不變的身份!

撰文:黃慶深牧師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