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城歷劫有餘哀(中)

  馬加比(MACCA BEES)是主前167年,猶太人策動革命的家族當中,一位德高望重人仕。話說希臘的霸王亞歷山大,在主前323年謝世以後,王國被部將們瓜分。主前198年發生的潘尼安戰役後,巴勒斯坦被亞歷山大手下的西流基所佔據,並建立西流基王朝。境內人多地廣,由西南小亞細亞與巴勒斯坦,一直延伸到東面的印度。主前175年,安提阿古四世登基,一心一意想以希臘化來統治他的帝國。主前167年,他竟然將耶路撒冷聖殿,奉獻給希臘人崇拜的假神宙斯,甚至在祭壇上供奉母豬,並摧毀了猶太人聖經的古卷,並且,禁止猶太人淨身的割禮。如此的改革,猶太人自然不能忍受。於是,年邁祭司馬他提亞及其兒子們,乘勢揭竿而起、群起反抗,強大的西流基軍隊竟然被擊退了。然而,聖殿於主前164年,由馬他提亞兒子、素有鎚子別號的馬加比所奪回。其後,每年修殿節(獻殿節),即為慶祝猶太人獨立之盛典,由哈斯莫納王朝(Hasmonean Dynasty)所統治,長達一世紀之久(公元前164至63年)。管轄版圖幾乎與所羅門王時期相若。此時,耶路撒冷恢復往昔光彩。不過,哈斯莫納王朝卻因為內亂、自相殘殺,未能兄弟聯手共抗外敵。

  其後,羅馬將領龐培率領大軍入侵,巴勒斯坦淪為羅馬的分封地。猶大被羅馬征服後,哈斯摩寧人許爾堪被推上大祭司寶座,但實際掌權的卻是以土買人安提帕特。位高勢危,安提帕特在主前43年被暗殺。希律在羅馬活動頻繁,施展外交手腕,被羅馬元老院封為猶大王,執政期由主前37年至主前4年,前後長達33年之久。在他統治猶大期間,為了促進耶路撒冷繁榮,他肆意大興土木,加建王宮高塔,並興建第二聖殿。直至他駕崩後,羅馬人奪回管治權,導致羅馬異教徒大舉入侵,隨處可見羅馬式賽馬場、露天劇場、羅馬浴室,以至於衝突不斷。羅馬為了要徹底摧毀猶大勢力,竟然在主後70年,將第二聖殿拆毀。

  公元四世紀初期,堂堂羅馬帝國一分為二,成為東西羅馬兩部分。此時,羅馬人對於信仰基督教的態度改變了,由逼迫變為皈依。主後311年,羅馬皇帝伽理略(Galerius)頒佈《米蘭詔書》,命令結束一切迫害,給予基督徒以寬容。其後,東羅馬皇帝君士坦丁,於主後312年,與部下曾見到懸掛在空中的發光十字架,上面書寫著「勝利在這個標記中」。當晚,又夢見基督告訴他用十字架為旗幟。他立即以這個基督教標記,取代往日鷹標,戰勝競爭對手,成為東羅馬皇帝。

  次年,君士坦丁將《米蘭詔書》擴充,並由政府公認,納入羅馬法律之中。他本人在臨終前,正式受洗,成為一名基督徒。而基督教在東羅馬拜占庭也成了帝國內唯一合法的國教。君士坦丁大帝下令耶路撒冷恢復原來的名字,成為基督教的聖城。其母海倫娜(Helena)皇太后於主後325年,駕臨耶路撒冷時,在維納斯神廟的地下室,指出了埋在附近的聖陵、聖石,以及當年釘死耶穌的十字架真品。便下令在遺址上修建聖墓教堂。其後,由於拜占庭與波斯帝國之間發生戰爭,耶路撒冷遭受蹂躪。主後614年波斯入聖城,搶走了真品十字架。基督徒受到屠殺與俘虜。主後629年,赫拉克略大帝(Heraclius),率領東羅馬軍隊光復聖城及奪回十字架;然他想促成統一基督教在聖城尊一獨大的計劃,卻不幸受挫。此舉,不僅削弱了基督教的力量,並使伊斯蘭勢力增長,得足以潛入聖城的機會。

  主後620年開始,耶路撒冷的所在地,竟然成了伊斯蘭教徒禱告膜拜的方向,這是回教徒首次與耶路撒冷拉上關係;其後,阿拉伯軍隊,在雅爾木克一役,擊敗了拜占庭,於主後638年進佔耶路撒冷。回教的第二任「哈里發」烏默爾(Caliph Omar),地位等同於天主教教主,親自前來接收。若干年後,定都大馬士革的回教烏曼葉王朝(Umayad Dynasty)對於耶路撒冷的開發更是積極。首先,在已經是廢墟的聖殿山上,建造了金光閃閃的圓頂清真寺(Dome of the Rock)及阿格沙清真寺(Al-Agsa Mosque),到法蒂瑪王朝第六位「哈里發」哈吉姆(Al-Hakimy)繼位,更變本加厲,將聖墓教堂摧毀,城裡非回教徒都受到逼迫,使聖城進入可怕的黑暗時期,也導致歐洲各國組織十字軍東征。

  十字軍,雖然肩負光復聖城的任務與使命,但是,也有不少不可告人的黑幕。奪回聖城以後,回教徒被大量屠殺,連信奉摩西五經、不相信耶穌為救主的猶太教徒,同樣劫數難逃。不過,倒是吸引了無數信奉基督教的信徒前來朝聖。主事者又將清真寺及猶太會堂,改建成基督教的教堂,當然,亦重建了聖墓教堂,與其他的新會所。到了主後1187年,耶路撒冷又陷入埃及艾龍布王朝蘇丹薩拉丁(Saladin)之手。蘇丹的政策是歡迎猶太人返回耶路撒冷,卻驅逐東正教以外的基督教派,並將清真寺恢復成本來面貌。主後1260年,埃及的馬穆路克(Mamuloks)趕走了蒙古人以後,將耶路撒冷列入自家版圖,由開羅的蘇丹管治,長達250年之久。

(未完待續)
撰文:余玉書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