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僕人伙伴」 事工專訪

── 為貧困者尋求上帝的福祉

【受訪者】歐陽詠慈(「僕人伙伴」同工)
【採訪者】唐世勳(溫哥華短宣中心董事,真理報編委)


【問】妳為甚麼放棄自己的事業,致力社區服務?
【答】我出生於加拿大,在香港長大,再回到滿地可完成大學。在一次大學聖經學習營中,我很清楚地聽到主耶穌的呼召:「在大學校舍的外邊,有多少貧窮的人等待著照顧,你會不顧而去,還是願意委身服侍這個貧窮的社群?」我回應神的呼召,畢業後加入「僕人伙伴」實習了一年,然後成為他們的同工直到現在。2016年在溫東市中心區開始了「僕人伙伴」的事工。透過服侍,我經歷到神的同在,而耶利米書二十九章七節:「我所使你們被擄到的那城,你們要為那城求平安,為那城禱告耶和華;因為那城得平安,你們也隨著得平安。」亦成為我服侍的左右銘。在這全職服侍的時候,我也經歷到神應許的實現,祂不是要我單方面的付出,更透過我服侍的對象為我帶來祝福、醫治和喜樂!

【問】「僕人伙伴」的願景和使命是甚麼?在溫哥華提供了哪些服務?
【答】我們與城裡貧困區的鄰舍尋求神的福祉(shalom)和更新。我們的同工都是在服侍工場的貧困區居住,效法耶穌道成肉身(incarnation)的服侍,與邊緣人士和低收入家庭建立長遠的互助關係。我們也栽培草根階層人士作地區領袖,與其他社區團體合作,確保周圍的需求和資源,並協助他們採取行動來滿足這些需求。日積月累,我們透過愛,與街坊打成一片,用行動和禱告與他們分享福音和耶穌在貧窮中帶來的希望!

  我們的目標不是用一般的慈善模式來扶貧,幫助不限於物質和食物捐贈,而是與社區同行。培訓當地人成為領袖和鼓勵他們攜手創造機會,來回應區內群體的需要,由他們帶領進行社區轉化。

  例如,我與區內的敘利亞家庭認識多年,他們都是難民身份來到加拿大。一開始我是透過舉辦英語談話小組與他們建立關係,回應他們談話內容的需要。日積月累深入地認識他們的故事、需要和盼望,我就按着他們的興趣培育他們。一名婦女由初認識時的不懂英語,到後來與她一起舉辦社會企業活動,鼓勵她賣家鄉的食物,最後在疫情中幫助她開展自己的家務助理小企業。另外一名敘利亞婦女,盼望與她的同鄉可以和區內其他居民建立友好關係。透過我們一起安排區內交流活動、請願和作志願者的機會,她慢慢地相信她可以與街坊一起爭取低收入人士的利益,創造一個他們理想的新家園。

【問】「僕人伙伴」希望實現的目標是甚麼?
【答】我們希望在這社區實現三個目標

  第一,培訓當地人成為領袖,鼓勵他們攜手創造機會來回應區內群體的需要。我們現在的事工渠道包括與區內教會合作,在社區裏創造草根商業機會。

  第二,富有創造性的外展計劃,例如我們建立一個有表達及抒發性的藝術工作坊,在疫情流行期間,幫助低收入家庭度過在創傷性景況下的生活,使他們更有耐心和堅毅地面對。

  第三,舉辦我們機構設計的【社區轉化證書課程】(Community Transformation Certificate)。我們希望教會和小團體為低收入社區提供培訓和舉辦研討會,包括城市宣教的戰略和社區服務培訓,給有心去服侍貧窮社區的人參與。

【問】在疫情大流行期間,「僕人伙伴」如何維持對社區的服務?
【答】聆聽與關懷,明白他們的需要。期間雖然資源有限,我們仍盡能力提供一切,幫助社區度過疫情。身心靈的關懷及有創意的工作坊都有效地幫助他們。

【問】「僕人伙伴」的最終目標是甚麼?
【答】我們希望為所服務的社區帶來福祉shalom。不僅限於溫市東區,因為不同社區都有低收入家庭,我們的目標是不依賴外來的捐贈,而是激勵當地社區互相幫助和守望。至於社區內的邊緣人士,他們需要重塑回歸為社會服務,這並不是我們直接的事工,而是希望透過培訓興起社區領袖,與他們同行和轉化社區,將責任交給他們。

【問】我在四年前參觀緬街東與西兩端的分別,東邊社區較為安靜和平,而西端則隨處可見毒品及精神病問題,「僕人伙伴」能做些甚麼呢?
【答】我們的目標是培訓社區領袖去服務當地的居民。因此,我們專注於培養較穩定的居民。例如,我們幫助敘利亞難民婦女已有一段時間,最初她們對原住民都有誤解,認為他們是區內的壞份子,透過我們向她們講解原住民的歷史背景後,當中有很多人改觀並與他們建立友好的街坊關係。這正吻合我們的願景,就是為社區帶來平安,雖然可能無法在短時間內實現,但我深信神正在祝福這個社區。

【問】教會如何參與「僕人伙伴」的事工?
【答】除了與我聯繫之外,可以為我們禱告和奉獻。我可以向當地教會提出一些建議去服侍他們社區的低收入家庭。我們將為他們提供研討會和聖經學習,建立好參與的根基,我們不希望教會只是來參觀或作短暫參與,我們不是示範中心,這樣做是會傷害社區的。任何社區都有低收入家庭和被邊緣化的人,溫市其他地方也需要我們成為耶穌的手和腳。大家可以透過不同的服侍對象去接觸未得贖之民,例如與穆斯林社群聯繫,展示我們的信仰和愛。事實上,我們的愛心服侍與生命見證是持續性的,不但以互助關係(mutual relationships)將心擺上,務求能與服侍的對象建立長遠的關係,更重要的是帶著上帝的形象去服務社會。這些服侍的經歷與經驗,我們都可以與教會及主內肢體分享。

【問】華人基督徒父母很多時會在信仰與企盼子女生命成長之間出現矛盾與掙扎,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服侍,卻又擔心他們的安全。志願者上崗前,有特定的培訓給他們嗎?
【答】志願者會與我們一起服侍,邊做邊學,我們的服侍對象是較穩定的居民,因此不用特別培訓。事實上服侍是不限於日常生活上的照顧,亦可以透過提供低成本的專業服務,例如律師、美術老師、為難民家庭提供相聚的贊助等。我們也希望有網購設計的專業人士幫助我們設計網站,協助社區小企業的銷售。而我的角色將會漸漸改變,由前線退居幕後,以策劃、分享和培訓為主,希望我們的異象與事工可在加拿大不同城市的低收入社區展開。

====================
撰文:唐世勳,溫哥華短宣中心董事,真理報編委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