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如何面對「當下文化」的挑戰 (2)

(續上期《真理報》2022年8月刊 第343期)

三、「流行文化」的影響

.流行文化鼓勵一種對周遭發生事物不加反省的情緒性反應,務求抹殺受眾縝密的思考,單單跟隨詮釋者所鼓吹的言行。(包括真理無絕對、既相對又多元)

.無論是透過文字,抑或藉著影音,目的都是要受眾跳過心智,直接訴諸他們的感覺和情緒。(更易接納事物的多元性)

.透過所灌輸「立時的經驗」處事原則,腐蝕受眾原本需以「持久專注力」檢視黑白、判斷是非的技巧。藉由提供輕鬆消費和情緒滿足,驅使受眾不再分析所看見的孰真孰假,不再辨別所聽到的是虛是實。(容易否定絕對真理的存在)

.流行文化儼如麻醉劑:長期下去,終歸傷害到大腦的思考能力。

四、「流行文化」的危險

.電視媒體經常將複雜的事件簡化為快速移動的影像,塑造了我們短暫的注意力、支離破碎的思緒,以及情緒性的反應,終歸使聰慧的都變為愚拙。

.若身心靈康健,飲食均衡,偶而吃點「糖」果(內裡藏著荼毒心靈的山埃),可能沒多大問題;但一直入口的都已是垃圾食物,生命早已危在旦夕,吃丁點兒這些「糖」果,後果可謂不言而喻。

五、「當下文化」對基督信仰帶來的最大挑戰

  從上觀之,「當下文化」對基督信仰最重要和最具挑戰性的,就是因著「流行文化」不良的氛圍所產生的相對主義和多元主義,這是後現代主義的衍生品。

  後現代對基督教信仰的最大挑戰,是他們顛覆了過去的理性思維,否定了權威及客觀真理的存在(註3)。後現代主義者認為所謂的「真理」,其實只是對事物的「觀點」與「詮釋」而已。因此,他們提倡相對主義和多元主義,在宗教上多偏向「殊途同歸」的立場(註4)。因此,後現代思想與基督信仰堅持聖經本身的權威(註5),及基督是唯一的救主,立場是有衝突的,經驗才是後現代宗教觀的權威(註6)。如此,無疑對教會或信徒締造沉重的負擔,如何在這個漠視客觀真理、及重視個人經驗的時代,承載這個艱苦的挑戰?

  再者,這種多元文化觀的出現,使世人逐漸失去文化的身份。後現代主義對權威的否定,本來是要促進人與人之間對「不同」的包容,建立「大同」的價值(註7),然而結果使人類對性別、是非、家庭道德價值以及個人身份的肯定,愈來愈趨向模糊與混亂。究竟我是「誰」呢?社會道德的對與錯由「誰」定規呢?

叁•剖析基督徒為何要面對「當下文化」的挑戰?
  基督信仰是一個入世的信仰,聖經教導基督徒必須走入群眾,把基督美好的信仰生命,散播在所接觸的環境中。因此,主耶穌提醒祂的門徒:「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五14-16)

  因此,基督徒與教會應效法耶穌有「入世」的人生觀(馬太福音九 35-38),而入世就必然會面對和承受「當下文化」對基督信仰的種種挑戰。既然不能避免「入世」,就當求上帝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與「世俗為友」(雅各書一 27,四 4),俾能入世而不屬世。

一、基督教最大的使命就是「拯救靈魂」( 路加福音九 54-56 )

.我們雖不屬世界,但主差我們到世上傳福音給萬民聽。(約翰福音十四 19,十七 18;馬可福音十六 15)
.我們所傳的道是能救人靈魂之道,若能救一靈魂不死,便遮蓋許多罪。(雅各書一 21,五 20)

二、入世為要宣揚基督的美德,叫神得榮耀(彼得前書二 9)

.有好行為如光照在人前(馬太福音五16),並且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腓立比書二 15-16)

三、入世為要服務社會、造福人群

.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叫鄰舍喜悅得益處。(羅馬書十二 17,十五 2)

.開辦慈惠事業,從愛弟兄的心推廣至愛眾人的心。(哥林多後書八 6;彼得後書一 7;帖撒羅尼迦前書三 12)

肆•探究基督徒如何面對「當下文化」的挑戰?

  以下的評價,多少透視了今天的社會,甚至是一些信徒對教會存在的質疑:

  行公義──力不從心(彰顯社會公義,換來霸權斥責)
  好憐憫──力有不逮(竭力搶救靈魂,批評不切實際)

  事實上,現今的教會大多數仍以宣講福音和牧養信徒為主,有少數從事社會關懷的教會,卻又經常被視為「本末倒置,過度入世」。在屬靈工作和社會參與的事工上,基督徒真的必須在二者選其一嗎?基督徒該如何置身多變的社會中呢?面對日益白熱化的社會議題(墮胎權、性倫理、家庭定義…),怎麼樣的制度才符合信仰的精神呢?當基督徒要從事社會關懷工作時,應該注意哪些事情呢?凡此種種問題,實在值得教會及屬神的子民去思考和探究。

下期會探討:
一、檢視──異地不同的處境
  A. 主動式的抗爭
  B. 被動式的沉默
二、謹守──使命不同的崗位
  A. 教會
  B. 基督徒
三、遵循──聖經真理的教導
 (一)教會與社會
 (二)信徒與社會
  A. 對地上掌權者的態度
……

撰文:白日行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