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們探討了信徒在職場上被呼召的理據。我們試著推想一下,「呼召」與你今天的工作有什麼關係呢?你的職場呼召與神職人員的呼召分別何在?
首先看看「聖俗二分」的歷史。
被初期教會認定為異端的諾斯底主義,它來自希臘文「知識gnōsis」,融合了波斯、希臘、猶太的宗教與哲學。諾斯底主義分為兩派,苦修主義派認為苦修以治死罪惡的肉體,使純潔的靈魂得釋放;而享樂主義派則認為肉體是罪惡的,就由它敗壞,使靈魂得釋放。結果引起了很多神學上的討論及爭議。無論如何,它亦加速了正統信仰的大公信經和新約正典的出現。另一個是關於「馬利亞與馬大」有爭議性的二分討論,初期教會的教父利用希臘的二元論,發展出兩種方式的教義,即「更高的馬利亞」和「較低的馬大」。奧古斯丁卻有智慧地用“vita contemplativa”(沉思生活)和“vita active”(積極生活)解釋兩者之間的差異(註1)。
至於現今的聖俗之分,很多信徒對「靈魂優勝於肉體」的觀念仍然存在。雖然永恆是重要的,惟現世也是不容忽視的,活在當下,信徒仍需要努力完成基督給我們的託付。
一般信徒感到,教會工作比世俗工作更為神聖,「傳道人勝於平信徒」的思維,仍然根深蒂固。當然,聖俗不分亦有其危險性。牧者的呼召是一份更為艱鉅的任務。以同等教育程度來看,牧者薪金比一般世俗工作為低,而且壓力大;他們在教導和帶領教會的工作,是平信徒不容易明白的,還有買一要送一(師母免費服務)的觀念,看作是理所當然的;看來這神聖的工作與待遇並不相稱。解決「二分化」並非貶低神職人員的專業,乃是闡釋平信徒君尊祭司的地位,信徒不應對牧者有要求卻輕看自己祭司的職責。平信徒的位份是協助牧者,特別在福音領域上。所以不要為解決「二分化」而斷章取義,乃應理性地作分析和定位!
實際上,我們似乎真的活在兩個世界中。首先我們問問自己,是否從教會的講道和查經中有所領受,以應付每天工作中的問題和抉擇?例如工作態度和職場倫理等。若在這方面未能認清楚基督信仰與世俗職場有何關聯,那你會很難明白基督徒在職場的位分,對工作的意義看得淡薄,繼而在職場中言行不一;使得你對於「為基督而活」的工作態度感到困惑。究竟,世俗工作觀的終極目標,是否就是為了自我實現?事業的成功是否就是生命的成功?富裕、地位、專業成為判斷一個人是否成功的標準?人可以不擇手段去完成工作?工作祇是為了謀生?一連串令信徒困惑的問題,再加上在每日的工作缺乏尊嚴,他們覺得祇有透過教會生活,才能滿足人生的目標和意義,而導致「二分化」的生活。若教會能培訓職場上的弟兄姊妹,教導有關職場祭司的身份和角色,透析聖經原則如何應用於工作上,那麼,信徒在處理與職場相關的問題上,便能有明確的指引。
若不處理「二分化」所帶來的危機,對信徒生命的影響有多嚴重呢?首先,對屬世工作有罪污感,因此工作再沒有永恆的價值,而不應太投入工作;認為在教會生活中,才得到屬靈上的滿足和尊嚴。「自工作的環境中抽離,是屬靈潔癖的病徵。信徒自世俗社會中撤退,使基督信仰重回修道和禁慾主義的方向(註2)」。
信徒又或許會用「分割式」來處理職場倫理問題,放棄在職場祭司應有的紀律,導致收復職業禾場的機會無望。信徒長期處於「二分化」的環境,開始懷疑信仰與世界的關係,在職場上對道德的妥協,甚至遠離了基督信仰的價值觀,將抱負變成野心,將事業變成偶像,建立自我價值及掌控權,將自己的工作提升到神聖的地位,甚至連家庭和朋友都不能過問。若我們的信仰是真實的,就不當從世界中抽離,而是要與上帝一同融入工作中。
誠然,主流教會對職場的錯誤指引,也是「二分化」的成因之一。他們認為,世俗的工作祇是一個人傳福音的平台,這份工作的本質並不重要,傳福音才是你真正的使命。若你用更多時間傳福音,你對神國就更有貢獻,因為屬靈的事比屬世的事更有地位;可是,如何裝備信徒面對職場,教會並沒有時間兼顧。事實上,大使命的範圍包括作門徒、施洗、遵守教訓,這些都是順服基督的生活模式、更是分別為聖的生活型態。主耶穌所教導的是比傳福音更廣寬的人生,因神救贖我們的目的,是要我們活著「使衪的榮耀得著稱頌」,所以我們無論在個人、工作、教會、家庭和社區裡都要得勝。工作不單是傳福音的平台,更是為神得榮耀、被高舉的領域。別忘記,我們的工作能力和才幹都是神所恩賜的,為要我們將祝福送到社區,所以一定要取得平衡,傳福音與日常生活和工作,息息相關,同樣重要。
撰文:唐世勳(溫哥華短宣中心董事,真理報編委)
註1: Liberating the laity by Paul Stevens
註2: Your work matters to God by Doug Sherman and William Hendri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