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路
七、八十歲的長者理應弄孫為樂、享受晚年,卻有三位年長的醫生逗留在台灣的恆春半島—一個3萬人口的小島,一個曾有「瞎眼村」之稱的地方,一留就是二十多年。
恆春半島是一個醫療貧瘠的小社區,居民多以漁業或務農為生,因資源與知識匱乏,很多村民因受樹枝刮傷或因洋蔥汁進眼,潰爛化膿,沒妥善處理而導致瞎眼。這個小地方沒有醫生願意進駐,更沒有任何健康教育。
陳雲址醫生是恆春半島第一位眼科專科醫生。
而在1990年後, 陳雲址醫生因一場大病到了美國休養時,作為基督徒的他想起一輩子在台灣投入醫療宣教的馬偕博士
「寧願燒盡,不願鏽壞」的精神,因此他成為這地方第一位眼科醫生。
同樣地,簡肇明醫生在這醫療短缺的恆春半島中服侍,負責做接生及兒科的工作。在1981年,為了想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恆春半島的需要,他到北部開業,並組成一個為關心恆春半島醫療而有的基督教禱告團隊,後來也影響著許多人前來恆春半島,投入醫療服務,而陳醫生亦是因他們的招募而加入。
簡肇明醫生(左)早年到恆基半島時的照片
兩位醫生表示最讓人懷念的是「上午看診,下午探訪」的時光,當時探訪範圍甚大,最南到旭海,最北到水底寮、潮州一帶,不僅探訪關心當地居民,也使許多沒有能力看醫生的病人,可以因著他們的到來,得到醫治,或是疾病得到舒緩。簡醫生也會積極宣教。
鄭立智院長卸下醫生袍,跨上機車將熱騰騰的雞湯分送到弱勢獨居老人手上。
而該院的院長鄭立智醫生在恆春服侍了23年,當有排灣族人來看診,鄭立智會用排灣語詢問狀況。遇到病患付不起醫藥費,他私底下會自掏腰包。農民病患帶著雞鴨或蔬果到診間答謝,都請他們帶回去,溫暖的說:「你們更需要補一補,我心領了。」71歲的他現在仍拖著病體看診,他說:「棒子我緊握在手中,直到接棒者到來。」希望有接任人,繼續以上主的愛去服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