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是我,也要理性面對

秋霖
溫哥華資深戒毒社工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筆者都在討論疫情處境下人的面對態度,多多少少有點離身、隔岸觀火之感,彷彿與己無關。在這數星期發生的事,卻讓我看到不一樣的看法,自己無論做了多少預防措施,亦不等於 “沒有中招” 的可能性。

數日前看到一條短片,是發生在烈治文市一條隧道出口的交通意外,汽車鏡頭拍到對頭一部車突然衝破行車分隔欄,先撞向前面一部車,接著撞到有攝錄的那部車,只見鏡頭翻倒,聽到有幼兒聲音,然後斷片。看過此片段後,筆者不斷反省,開車司機如常駕駛,不料對頭車突然越線衝至連撞兩車,自己無犯錯,卻承受嚴重車禍後果! 我代入車主去想,不禁要問:
“何以是我 (受害人) ?”,“我做錯了甚麼嗎?”

疫情期間,面對外在環境波濤洶湧海嘯壓境,但同時我們又似乎如常地吃喝工作生活,似乎沒有甚麼特別要做。其實我們是處於一個高風險位置,病毒可能忽然臨到你或我身上。有些病毒感染途徑或許可以追溯到源頭,但是大多數情況都是難以百分百肯定。假如,萬一自己或家人感染了,那怎麼辦?萬一是我,也要理性面對。

甚麼是理性面對? 首先是調整心情。萬一是我,不是去埋怨誰傳給我?抱怨為何是我?自責我做錯了甚麼?這些反應是普遍的,可以說是人之常情,沒有對錯。我們要理性面對,首先要冷靜問自己,我該做甚麼才不會將病毒傳開去? (對別人負責);第二,我該接受甚麼治療? (對自己負責);第三,家人朋友可以怎樣幫我? (善用支援,不怕失面子)。

萬一感染了,就是 “病人”,便當求診,接受治療及測試,抽血取樣本服藥等等。從已有例子得知,絕大部分病人都是靠自身免疫力戰勝病毒。以加拿大為例,5月15日星島日報資料顯示,累積總確診人數132萬,治癒人數122萬人,死亡人數2萬4千9百人 (即1.5%)。這告訴我們感染了新冠病毒,並非不治之症,98%的患者可以痊癒。而死亡因素多出現在高齡人士,65歲以上,以及住院舍長者,可以理解的此群組多有其他長期病 (糖尿病,高血壓,肺病,肝臟等等),自身免疫力弱,加上在院舍內萬有一個外界傳入,便容易內部交叉感染。

從現況可以理性地去看,萬一有感染徵狀(發燒,咳嗽,失味覺,咽喉痛、鼻塞、呼吸急促、肌肉酸痛、嚴重疲勞),便採取理性行動:(1) 立即去檢測;(2) 能夠在家自我隔離,便盡量不去醫院(避開高傳染率地區,減輕醫療人員壓力);(3) 在家如能自住一室,安排有自用餐具衣物,盡量不共用 減少內部傳播);(4) 均衡飲食,包括運動,休息,有穩定情緒及對外聯繫(網絡接觸視像傾談等等),讓身體的免疫力對抗病毒。從例子看,大多數人自我隔離兩星期,症狀消失、食慾恢復、精神恢復,這就是好了。再做一次檢測確定是陰性,便可放心。作為家人,也要作出理性配合,盡量採用預防傳播的原則,也要安慰患者的心情。未曾打疫苗的,亦鼓勵去接種,增強身體抗疫力,建立群體抗疫力。

新冠病毒為全球帶來浩劫,也迫使人類思考新常規的生活方式。<在家工作> 已經是很多行業的新趨勢,重新檢視 <消費心態> 的生活方式,而抗疫三寶 (口罩、洗手、距離) 已經成為生活新常規。我們已是活在一個急速變化的時代,不管你願意不願意,社會是不斷急速變化。我們該怎樣生活呢?

在萬變的世代,我們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參羅12:2)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