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工,要做好準備

何建宇博士

滾石不生苔
今日社會的意識形態鼓勵在職場上轉工的風氣。正所謂魚不過塘不會肥,做上一段時間便覺得工作刻板、沉悶、沒興趣,希望轉換工場可以激活鬥志,新工作可以重啓進取心。若和僱主、同事不咬弦,藉轉工換來新的工作組合,重新開局,應該是不錯的嘗試。有不滿待遇薪酬的,因不甘被當作廉價勞工看待,遂把自己放到就業市場「拍賣」,價高者得,希望碰碰運氣。

雖然每份工作都不是完美,每個崗位都有難處,但這正是磨練人的大好機會,若中途離場確是可惜的。究竟去或留?英諺說:「滾石不生苔」,要考慮的因素為何?如何作好準備?

建好事業的根基
累積深厚的經驗,鍛練全面和熟練的技巧,是建立事業基礎必需具備的硬實力。要自發去裝備,好符合工作的要求,更藉着進修為資歷增值。若力有不逮,不能滿足職位的要求,僱主是沒有義務去遷就的。若缺乏與時並進的能力,繼續尸位素餐的留守不是當然的。

事業的成功是需要付代價,沒有不勞而獲。遇上要求苛刻的工作,自己難以承擔壓力,連家人也不易適應;如過長的工時,顛倒日夜的輪班,沒完沒了的進修等,都是兩刃的利劍,要想脱離這「賣身」的生涯,作取捨和抉擇殊不容易。

僱用的條件,如工作的性質、職位的要求、上班的安排等,不應是後知後覺的。若只為餬口去受聘,心中卻祈望現實不會這般差勁,個人理該承擔那一廂情願的後果。我們要積極找尋適應的法則,既來之則安之,不可輕易放棄,為事業重新定位,逆境自強,這種歷練是難能可貴的。相反的,不斷的轉工,重複面對不可預知的變數,只會減低事業的成功率。

最珍貴的無形資產
為個人的前途着想,無論職場的環境和氣氛如何,當中仍充滿正面和負面的教材,同樣都是珍貴的參考和積極的提醒,主動學習是責無旁貸的。沒有經過營運年度的循環,不足以瞭解這公司、這行業的大圖畫。在職場上與其度日如年,不如重整向度。我們上班不需要被動、被管、被壓,而突破口在於學習。觀察管理的方法,找出導致員工抗拒或反感的因由。易地而處,若做了上司,我們有甚麼新思維去改善、去變革?

瞭解工作流程和營運佈局,明白成與敗、得與失的因由,雖然這並非工作的本份,卻增廣自己的見識,最後要離職也不會空手而回。學會的將成為個人的無形資產,也豐富了自己的工作履歷,委實一生受用。

在數十年的職涯中,留在同一職位、同一公司、同一行業的機率很低。轉工是必然的過程,我們要慎密的考慮,要有充足的準備,不要輕視做錯決定的代價。

「人飢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摩八11),在轉工的思維裏,神有份參與嗎?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