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信仰

陳浩然牧師
香港宣道會北角堂傳播事工牧者

聖經的核心信息是耶穌基督的救恩,歷代信徒都在述說這福音,將這個好消息傳揚開去。好消息的內容固然重要,但如何讓身處在不同歷史時空、不同文化的人都聽懂這信息,並世世代代傳流下去,這也是十分重要。我相信藝術在這方面有其一定的貢獻。大家想想,我們的聖經不是充滿了藝術元素嗎?這本古代經典在文學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啟發了不少後來的大文豪、大詩人;聖經人物性格的描寫和叙事的巧妙鋪排,也激發了不少藝術家的創作靈感。從前可能以繪畫表達,今天就把它搬上大銀幕;還有聖經中的「視覺效果」,抽象的如異象異夢中的奇妙世界,實在的如聖殿建築指引、祭壇擺設守則、以至祭司衣服選色。信徒讀到有關內容時,大概有點摸不著頭腦,疑惑這些經文如何幫助我們靈命成長。但換一個角度用今天的說法,這些「美學」元素是當時的視覺、建築、及時裝設計的應用例子。

說到藝術,大家不必要聯想到拍賣行的天價買賣,或看似深不可測的奇異行為。我相信藝術的覺醒源於生活,是被造人性的一部分。藝術鑒賞不是只屬於某些人的專利,你和我,只要留心觀察,加一點思考,就會發現藝術其實並不是難以掌握的。而作為基督徒,藝術與信仰更可彼此啟發及深化。好的藝術作品不單奪人眼目,更觸及人性深處,揭示了其中的善與惡,追問下去就是屬靈的領域;同樣,唯有深刻的信仰反省,才態令藝術作品不落俗套,只顧滿足人性低劣的一面。一位神學家這樣說:「沒有神學,藝術容易迷失了路向;但沒有藝術,神學就會失去聽眾。」^1

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文明,皆有其藝術的文化特質及價值。然而,一千年來歐洲大陸是基督教發展的基地,也是孕育藝術思想的搖籃。因此,很多傑出的藝術家,不論從事繪畫、雕塑、文學、建築、或電影等工作,都或多或少受基督教信仰影響。他們將自己對信仰的理解,融合在自己的作品裡面。我們欣賞「浪子回家」這幅名畫^2 時,就似是跟畫家超時空查考路加福音十五章的經文;我們走進一間教堂,在建築師精心的設計下,一棟一樑,也像在跟我們傳道。


名畫「浪子回家」

在「國度藝坊」這個新專欄中,每期我會跟大家輕鬆地談藝術,講信仰,跟歷代畫家、建築家、文學家等,透過藝術擴闊我們的屬靈視野。我們會發現,原來聖經豐富了藝術的內涵,繼而啟發人對人性真善美的追求。了解這些,我們就可以將福音講得更好、傳的更遠、及接觸更多的人群。

1 “Without theology, art can easily lose its way; but without art, theology can lose its audience.” Maxine Hancock, What has Paris to do with Jerusalem (Or the Arts Theology) Crux, Winter 2007
2 Rembrandt van Rijn, The 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 c.1661–1669. 262 cm × 205 cm. The Hermitage Museum, Saint Petersburg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