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 604-273-0223 電郵: vancouvertruthmonthly@gmail.com

8.9 C
Vancouver
2025年04月07日
spot_img

「啟導」研經法範例:《利未記》第一章

一、何人
  利未記的背景主要是摩西及以色列人。摩西在西奈山上接受了神的啟示,這些規範主要是針對以色列民的祭祀制度。此章特別強調祭司和百姓在獻祭時的角色。
二、何事
  第一章詳細描述了燔祭的獻祭過程。燔祭是完全獻給神的祭物,代表著全然奉獻與悔改。祭物可選擇牛、羊或鳥,依照獻祭者的經濟能力而定。
三、何地
  獻祭的地點是在會幕前,象徵著與神的親密關係。會幕是以色列人敬拜和與神相交的中心。
四、何時
  獻祭可以隨時進行,特別是在需要悔改或感恩時。燔祭可被用來表達對神的感謝和尋求祂的饒恕。惟更常見的是作為敬拜與感恩的方式。
五、何因
  獻燔祭的原因,在於神要求以色列人以此方式來表達對祂的敬拜和服從,並透過這種方式,使祭物的獻上來尋求與神的和好。
六、何果
  獻祭的果效,是使獻祭者得以在神面前被接納,並在心靈上得到潔淨。燔祭所帶來的和好關係,是神對百姓祝福的基礎。
關鍵經文
1. 第1-3節:耶和華從會幕中呼叫摩西,對他說:你曉諭以色列人說:你們中間若有人獻供物給耶和華,要從牛群羊群中獻牲畜為供物。他的供物若以牛為燔祭,就要在會幕門口獻一隻沒有殘疾的公牛,可以在耶和華面前蒙悅納。
個人領受
  獻祭是神親自啟示摩西的命令,顯示神對敬拜的要求。而祭物必須是無殘疾的,象徵對神的獻祭應該是最好的、最完美的,反映獻祭者對神的敬畏與誠心。
2. 第5節:表示若要獻燔祭,必須在壇前獻上,祭司要把血撒在壇的四周。
個人領受
  燔祭須在壇前獻上,表明獻祭是一種公開的敬拜行為,需按照神的規定進行。而祭司將血撒在壇的四周,象徵生命的獻上,因血代表生命(參利十七11),預表耶穌基督的犧牲。
3. 第9節:表示燔祭的全體,要在壇上焚燒,這是獻給耶和華的火祭,乃是馨香的祭物。
個人領受
  燔祭需完全焚燒,表示全然奉獻給神,不保留任何部分,象徵完全的順服與獻身。這祭物被形容為「馨香的祭物」,表明神悅納獻祭者的誠心與順服。
4. 第13節:表示祭司要把祭物的內臟和腿洗淨,然後在壇上焚燒,這是燔祭,獻給耶和華的火祭。
個人領受
  祭物的內臟與腿須先洗淨,象徵獻祭者的內心與行為都要純潔,符合神的要求。內臟代表內心,腿代表行為,表明對神的敬拜不只是外在的儀式,更需要內在的潔淨與行動的聖潔。
查經討論點
 1. 燔祭的目的與意義何在?
 2. 祭物的選擇有何條件?
 3. 燔祭中血的撒放有何重要的象徵意義?
 4. 火祭有何象徵的意義?
反思與回應
1. 我們在今天的生活中,如何理解燔祭的概念?
2. 燔祭在現代社會中已不再實行,但它代表的完全奉獻與悔改的心態依然重要。信徒應如何將這種心態融入日常生活?
3. 獻祭的態度有何重要性?
4. 祭物的質量與獻祭者的態度密切相關。我們在奉獻和服侍神的時候,應該保持何種心態,以確保我們所獻的,真正合乎神的心意?
5. 燔祭與耶穌的關聯是什麼?
6. 耶穌的獻上被視為最終的燔祭,我們如何理解基督的犧牲在贖罪,和恢復我們與神關係中的重要性?
7. 在教會生活中,如何實踐獻上的精神?
8. 燔祭強調了團體的敬拜與奉獻,教會應如何共同培養這種獻上的精神,使每位信徒在各自的崗位上,都能為神的國度作出貢獻?
核心信息
  《利未記》第一章的核心信息在於,燔祭代表著完全的奉獻與悔改,是信徒在神面前重新建立關係的重要途徑。透過這一章,我們不僅能夠理解舊約的祭祀制度,也能將其應用於現代信仰生活中,實踐對神的敬拜與忠誠。
主題名稱
  全然奉獻:重建與神的關係

撰文:彭迪文傳道

第365期 2025年3-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