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 604-273-0223 電郵: vancouvertruthmonthly@gmail.com

8.9 C
Vancouver
2025年04月07日
spot_img

踐行使命,必然得福(三)

第一個向度:認清基督徒的「尊貴身份」

【身份】:蒙神呼召的人

第二個向度:明察基督徒的「使命人生」

【使命】:使人作主門徒

今期繼續闡釋第三和第四個向度:

第三個向度:甘付基督徒的「委身代價」(羅十二1-21)

【委身】:成活祭獻主用

在這個喧囂的世界中,基督徒如何能堅守信仰、踐行使命?使徒保羅和雅各給予我們深刻的指引。保羅呼籲我們將生命獻上,當作活祭,活出聖潔、蒙神喜悅的生活。而雅各則提醒我們不僅要聽道,更要行道,將信仰轉化為具體的行動。這些教導不僅激勵我們內心的信仰,更驅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神的旨意。

活出獻身的生命

使徒保羅在羅馬書中寫道:「所以弟兄們,我憑著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這樣的事奉是理所當然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使你們能察驗出神那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 十二1-2)

在羅馬書的前十一章,保羅詳細講述了「因信稱義」的道理和神的救贖計劃。他在第十二章開篇呼籲基督徒對神的慈愛作出回應。這一呼籲並非僅針對第十一章的某部分,而是對整個前文的回應。

「因信稱義」和神的救贖計劃,讓我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神無條件的愛與無限的智慧。因此,保羅發出前文所說的勉勵。

保羅強調「憑著神的慈悲」進行勸勉,因為他親身經歷過神的慈愛。他看到神無比愛祂所揀選的人,包括外邦人和以色列人,因此勸勉羅馬教會的信徒以愛來回應神的愛。

他勸勉信徒「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這裡,保羅引用了獻祭的圖像。獻祭者將祭牲全然獻上,表達對神的愛與敬意。當然,保羅並非要信徒將自己活生生地燒在壇上,而是要信徒將自己的生命完全奉獻給神,在世上過著蒙神喜悅的生活。

因此,所謂「活祭」不僅僅是在教會裡事奉、奉獻金錢、參加聚會,更包括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一切討神喜悅的事。

保羅形容這個活祭是「聖潔的」和「神所喜悅的」。「聖潔」意指分別為聖。獻祭者獻上的祭物必須是沒有瑕疵的,這提醒我們要將自己的生命「分別為聖」。當我們信靠主耶穌,將生命獻給祂時,神已視我們為聖潔。但作為基督徒,我們一生都在學習聖潔,神呼召我們學效法耶穌基督,與祂的聖潔有份。

「神所喜悅的」讓我們聯想到祭物的「馨香」。當我們珍惜神所賜的新生命,追求聖潔的生活,這生命必定是馨香的,是神所喜悅的。我們可以反思: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否討神喜悅?哪一部分是馨香的,哪一部分是不馨香的?這可以作為我們的鼓勵和提醒。

為什麼保羅說「這樣的事奉是理所當然的」?由於「事奉」的原文也可譯作「敬拜」,「理所當然」也可譯作「合理的」、「理性的」或「屬靈的」,因此不同譯本有不同翻譯。總的來說,由於上文提及獻祭的事,學者們傾向將「事奉」譯作「敬拜」。

保羅的意思是:我們將生命獻給神,以敬拜作為生活,這是合情合理的,因為我們的敬拜基於神的慈愛,是對神慈愛的回應。

我們常常需要在生活中做出選擇,但有時難以辨認神的旨意。保羅在第2節告訴信徒如何能夠清楚明白神的旨意。秘訣在於「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如果我們這樣做,就能「察驗出神那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察驗」的原文意思是辨別、明辨。

要明白神的旨意,不僅僅是理解一些技術性的步驟,然後照著做(例如首先禱告,再請教屬靈長輩的意見等),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行為和心態。如果我們常常效法世界,隨波逐流,就難以聽見神的聲音。

所以,當聖靈在我們心中提醒我們不要跟從世界的潮流,我們應該聽從。否則,我們會逐漸失去對神聲音的敏銳感。「心意更新而變化」就是保持一顆願意讓神改變的心。我們只有順服,讓神塑造我們的生命,才能更清楚明白祂的旨意,因為神的旨意只會顯明給謙卑的人。

第四個向度:踐行基督徒的「當盡本份」(雅一22-24)

【行動】:踐行所聽的道

「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看見,走後,隨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雅一22-24)

在雅各書一22,雅各指出,人對神的道有兩種反應。第一種是有人聽了神的道,認為這與自己無關。另一種是人聽了道,覺得與自己有關,並照著神所說的去行。雅各強調,我們要「行所聽到的道」,不要「單單聽道」。

雅各的教導與耶穌在登山寶訓中的教導類似。耶穌說,聽了道就去行的是聰明人,聽了道而不去行的是愚拙人(太七24-27)。

在雅各書一23,雅各用人照鏡子來比喻一個聽了道卻不行道的人。古代的鏡子是一片磨亮的金屬,人可以從中看到自己的反影。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三12 也用了類似的比喻。

在雅各書一24,雅各進一步解釋,聽道而不行道的人,就像人照鏡子,看到自己的影子,走後卻忘記了自己的模樣。這樣聽道等於沒聽。

總的來說,雅各在第一章22-24節強調,我們學習神的道,必須認真、深入,不斷默想,不可馬虎。今天,很多基督徒不肯讀經,對重要事件、特徵和聖經的主題一無所知,難怪生命無法長大成熟。
因此,雅各急切地認為,信徒除了要「知道」聖經,更要注意將所學的聖經「實行」出來。讓我們以行動回應神的話語,真正活出基督徒的見證。

總結

保羅在羅馬書中強調,基督徒應以感恩的心將生命獻上,作為對神無條件之愛的回應。這不僅僅是表面的宗教儀式,而是全心全意的奉獻,體現於我們的日常生活和行為中。雅各進一步指出,真正的信仰需要行動來支撐,聽道而不行道,如同照鏡子後,忘記自己的模樣一樣無用。基督徒應當以生命為祭,並實踐所學,成為世上的光和鹽。

反省與思考

回顧保羅和雅各的教導,我們是否真的將自己的生命完全獻上,成為活祭?我們的生活是否在每一個細節上,都反映出對神的敬拜?我們是否僅僅聽道,還是將其付諸行動,真正踐行所聽的道?

每一個基督徒都應反思並檢視自己的生命,是否真正做到「心意更新而變化」,並在日常生活中活出神的旨意。我們要學會從神的慈愛中汲取力量,勇敢地在世界中,作出與眾不同的選擇,成為神所喜悅的活祭。

請以QR連結以下這首詩歌:
使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EH1R84u1P8

【下期預告】
第五個向度:確立基督徒的「得救應許」(上)
圖片由Canva提供,特此鳴Science Photo Library

撰文:慕義

第365期 2025年3-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