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 604-273-0223 電郵: vancouvertruthmonthly@gmail.com

6.7 C
Vancouver
2024年11月21日
spot_img

主耶穌是心理治療師

受訪者:楊正權博士(Dr. Jack Young)自1992年起成為加拿大卑詩省的註冊心理學家,1991年在美國洛杉磯的Biola University取得心理學博士學位。過去30年,楊博士一直私人執業,對患有焦慮、抑鬱及學習障礙人士擁有豐富臨床經驗。楊博士為FHL Clinics(一個全人心理健康成長中心)的始創人及現任總監。

採訪者:唐世勳(溫哥華短宣中心董事/真理報編委)

唐:初期教會對心理學有所保留,但隨著時間轉變,現在很多教會甚至設有輔導服務,你可以給我們簡述一下嗎?

Jack:溫哥華教會現在更加重視會眾的心理健康需求,這是一件好事。1992年我回到加拿大時,溫哥華第一浸信會教堂已經設立了輔導部門。大多數華人教會對於以這種形式提供的幫助認識不深,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人們普遍認為輔導只是傾談,為什麼要花這麼多錢與人交談呢?牧師也可以免費提供這樣的服務。另一個原因是我們覺得需要依靠神,而不是找別人來解決問題。這源於錯誤地理解使徒保羅在腓立比書三章所說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現在許多人認識到輔導不僅僅是傾談而已。專業人士可以提供一個安全的場所,探索我們的掙扎及聆聽我們的感受。我相信上帝絕對可以滿足我們在感性上的需求,但我們卻不轉向祂,或許我們沒有意識到,在信靠祂的過程中,存在一些攔阻祂治愈我們的障礙。

唐:你覺得為何越來越多人需要心理輔導呢?是社會還是個人問題?

Jack: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表明越來越多人意識到他們需要輔導。其實每一個人都需要不同程度的輔導,因為每個人都有被傷害的經歷。情緒問題、創傷或傷害會產生累積效應。如果沒有得到妥善解決,就會累積起來。當遇到來自社會的壓力時,就會增加所承受的壓力。大家試想想,你在職場或學校有否面對不同程度的困難?當我們無法解決累積的壓力時,情緒甚至精神便會出現問題。

唐:基督徒似乎亦不能倖免,我們該如何保持自己身心靈健康?

Jack:聖經說上帝會醫治我們,身體出現問題找醫生,而精神出現問題應該找上帝。問題是人在理性認知上與信心不協調,原因是我們的屬靈根基不穩,與上帝的關係也談不上堅固。我們看看羅馬書七章十八、九節「我也知道在我裡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故此,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做。」這正是潛意識與意識的掙扎,試想使徒保羅也曾面對,何況我們呢?若我們需要上帝的醫治,首先要找出自己心裡深處的罪,再向上帝認罪、悔改,這樣才得著釋放。我的工作就是幫助求診者找出他們內心深處的罪,再加以處理。若我們仍有掙扎,這代表我們的靈性仍未健康。

  有很多人用工作甚至事奉去遮蓋自己的罪,以至情況越來越嚴重。我曾經輔導一位牧師,同樣地他令自己忙碌地事奉,滿以為透過事奉,上帝會憐憫他的病情,結果每況愈下,最後還是要求診。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他的抑鬱症狀最終得到改善。所以要有健康的心靈,一定要常常自我醒察,有沒有埋怨、憤怒、傷害別人、不原諒人等罪困擾我們?日常生活要有安靜的時間,要有聖言的餵養,也要在生命中常常有愛的元素。

唐:當教會弟兄姊妹出現憂鬱症狀,我們可以怎樣幫助他們?

Jack:憂鬱症狀可能出於不同原因,所以在處理「幫助」的問題上要了解清楚如何去幫。也要醒察自己的動機,「眼中有沒有樑木」意思是我們是否用審判的態度去幫助別人,還是以捨己忘我的心態去幫助別人?自己是否有恰當的訓練去負擔這使命。結果操之過急,可能會弄巧成拙。應從建立關係開始,用同理心去了解對方,以愛心及關懷出發,給對方一個感到安全的環境,有適當的聆聽輔導方法介入,並跟進對方的問題。

唐:你可有在輔導中引用聖經真理?治療過程中有機會介紹主耶穌嗎?

Jack:我在輔導中所做的,就是為神的醫治做好準備。就像馬太福音十三章中撒種的比喻,談到落在路上的種子。我們輔導的工作是幫助鬆土,協助求診者將自己的罪與主同釘十架而得釋放,同時體會主耶穌感受到我們的傷痛而代上十架。

撰文:唐世勳(溫哥華短宣中心董事/真理報編委)

第356期 202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