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 604-273-0223 電郵: vancouvertruthmonthly@gmail.com

6.8 C
Vancouver
2024年11月21日
spot_img

輔導子女做功課,父母有責

  有一篇專訊標題是「督導子女功課,62%父母有心無力」,內容記載「加拿大統計局與加拿大學習局合作,用電話訪問了5266人,62%的受訪者表示,父母知識不夠,不能幫助子女做功課。」這項調查搜集了五千多人的意見,探討加拿大父母對子女功課的想法和其他學習問題。調查發現,半數以上的家長沒有能力輔導子女的功課,他們覺得沒法趕上下一代的知識。子女的功課是家庭壓力的一個因素,孩子的學習及功課表現,有時的確是親子衝突的關鍵。

  這份報導重點只提到「62%的父母知識不夠,不能幫助子女做功課。」但是對於這項調查的具體內容,卻未詳細刊登。我對這項調查頗有疑問,這五千多人是否偏重某些族裔?包括所有族裔,抑或只是華人?在我所接觸的華人父母中,情況沒有報導中所說的數據那麼令人擔心。雖然有些父母學歷不高,有心無力,沒法全面幫助子女。但是在我接觸的個案中,卻有不少是子女不肯好好學習和做功課,以至遭受老師投訴。依我看來,這才是感到無助的問題所在。

  父母確實不一定追得上子女今日的知識,但是也有不少父母,因為興趣和願景而不斷繼續進修,達成夢想和目標,教育水平因而提高。不過父母不一定能精通子女每樣學科,所以重要的是父母應該給子女提供一套正確的學習觀念,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和方法,安排理想的學習環境,關注子女的學習進展(不是收到成績表或收到老師投訴才緊張);也要欣賞子女的努力。這些都是父母應該提供的「資源」,不能推卸責任地說:自己有心無力。作為父母,若不想辦法幫助子女,還有誰會關注他們呢?

  專訊報告中也沒有提到父母的「有心無力」,是否單單針對子女學科知識的層面,還是加上學習方式或做功課的過程(心態及行為)。無論如何,父母對子女的學習,總要全力關心,這是不容置疑。為此,我想與家長探討三個問題:

  一、輔導子女的功課,父母有心無力怎麼辦?

  二、子女不好好做功課,父母有方法幫助他嗎?

  三、子女對學習提不起興趣或不能專注,如何是好?

一、輔導子女的功課,父母有心無力怎麼辦?
  我曾經遇過一些家長,英語水平不高,根本無法幫助孩子的功課。有些父母則有力無心,推說工作忙碌,以至無暇照顧子女的學習。還有些父母認為,輔導子女做功課只是「害」了他們養成依賴的習慣,所以不能過份幫助,使他們失去主動學習的動力。

  家長應該就此思考責任誰屬?如果父母本身知識水平有限,就應該自我增值,或想辦法找人幫忙。有一位媽媽自知沒能力教孩子功課,也沒能力請補習老師,她便找一位鄰居大姐姐指導自己的孩子,自己就幫鄰居清潔家居作為交換。這位媽媽「盡力」幫助孩子,總比光在嘴上說有心無力強得多。另外有個案是母親遭到老師投訴,兒子功課及學習都欠佳,這母親確實沒能力協助孩子,只好為孩子找補習(每星期一個半小時)。她把責任交給補習老師,表示除了這樣,別無他法。其實孩子功課表現差,有時候不一定只是學習問題,有時也與孩子的自信、情緒、家庭等問題有關,父母都應該要關注。因為孩子的心理問題未解決,學習上便有障礙,所以輔導子女功課,不完全與父母知識水平有關,而是有沒有盡力關心子女。

二、子女不好好做功課,父母有方法幫助他嗎?
  父母應該想辦法使孩子明白做功課的原因、需要和責任;並且努力尋找解決方法,請教學校的老師和輔導,與他們保持合作,「軟硬兼施」地鼓勵孩子,或設定規矩與界限;鍥而不捨地努力,務要使孩子明白學習的重要性。父母要告訴子女,他們有權利上學,更有義務好好學習。父母沒有責任幫孩子「做」功課,但是有責任找方法幫子女建立良好的學習態度與習慣,好好引導子女用心學習;只要學習觀念建立,子女便會主動學習了。

三、子女對學習提不起興趣或不能專注,如何是好?
  如果子女提不起學習興趣,父母要去探究他們沒有興趣的原因。那是科目太深?子女能力有問題?還是學科太沉悶、太枯燥?探討原因後再進行輔導,幫助他們增加趣味性學習。至於不能集中精神去學習,父母也要深入了解,是否是子女生理和心理問題?是否有學習障礙?還是懶惰呢?找出原因後便可對症下藥。除此也可以尋求專業幫助(例如:專業功課、學習輔導,報讀專注力訓練課程或建立正確學習態度課程),看看是否有效。另一方面,家長要欣賞孩子做得到、做得好;多點鼓勵或獎勵,都是可行的方法。要謹記:孩子只怕被寵壞,不怕被讚壞。

撰文:簡朱素英牧師,北約華人基督教會家庭事工牧師,多倫多親子教育資源中心創辦人

第352期 202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