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的毒品問題常被視為非常嚴重又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究竟有多嚴重呢?根據BC Coroners Service在2023年1月31日發表過去十年濫毒死亡報告,濫毒死亡宗數由1996至2012這16年間,每年都是在二百至三百宗之間。自2017年開始急升至1495宗,2022年更升至2272宗,成為史上第二高。從數字看,即十年來急升六倍!不禁要問,是甚麼因素造成的?甚麼毒品有那麼大殺傷力?用者是否知道用那些毒品會致死?他們不珍惜生命嗎?政府有做甚麼去回應?措施有效嗎?現在跟大家一起來看這報告的重點及其含意。
死於哪類毒品為多?
高居榜首的致命毒品是甚麼?你若猜Fentanyl芬太尼,就答對了!在2021,2022年,此毒品的宗數皆佔80%以上。很明顯地,芬太尼已取代了流行多年的海洛英(Heroin),因為芬太尼的毒性比海洛英強50倍。加上近年毒販私下混入原是處方鎮靜劑的Benzodiazepines(簡稱BZDs),使用者服食少許已會迅速感到快感,忘卻煩憂。由於極度強烈,很多人用時不知其效力強勁,過量也不知。
筆者在溫哥華從事戒毒輔導二十多年,經常會問案主,是否想以毒品結束生命,絕大部份都表示不想死的,所以才來戒毒!(除了極少數情緒激動失控者例外)其實,除了新用家外,很多慣性用家已知芬太尼可以致命,亦已經逐漸建立可接受的份量,但為何仍然會發生過量死亡呢?服用前有甚麼徵兆可尋?致命的一針是有意打入,還是無意之失?
過量致死的性別和年齡比例如何?
年齡方面,30-39歲組群最高(約25%)。這群組的人正處於人生經驗和能力高峰階段,最能承受壓力之時,為何卻偏偏以服用毒品逃避,以致過量而死?作為社工,筆者更加留意他們死前的生活壓力、情緒困擾及支援網絡,對毒品認知水平如何等。但這亦是最困難的一步,有誰可以預知,某人會在下一刻服用過量致死呢?
另一個比較值得關注的是19歲以下的數字。2012年有2名,2017年急升至26名,2021年更增至29名,即每月有2.4位年輕人送命!為何年輕一代如此多人因毒品結束生命呢?
那個城市的死亡個案最多?
報告又詳細列出BC省十五個人口最多的城市的濫毒死亡數字,以2021年高紀錄(2267宗)為例,居榜首的是:1. 溫哥華(534宗),2. 素里(283宗),3. 大域多利市(139宗),問題是,為甚麼那麼多人會在溫哥華打「最後一針」結束生命?
筆者認為是由於用毒人士已經慣常在溫哥華流連,特別是「市中心東端」(Downtown Eastside,簡稱DTES)。他們的朋友圈,毒販,社會服務機構辦事處如戒毒中心、康復宿舍、單身房間〈SRO〉、臨時住宿庇護所(shelters)、政府部門如公共援助、社工、醫生診所等,皆共聚一堂,產生起一站式「一條龍服務」效應,一切生活所需已經齊備,不假外求。這個地區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建立了毒品用者自己的社區,區內醫食住行公援社交俱備,不單生活方便,又容易接觸願意幫他們的人(如社工、義工、教會、醫生等),處處流露出對他們的接納,不會被歧視!區內治安亦出現相對平衡局面,不會因不同毒販幫派的利益衝突而出現搶地盤的暴力場面,原因可能是大家都不想「推翻條船」(意即搞垮),只要大家都可以「各自搵食」(意即只顧自己),便相安無事,反而出現「看似最危險之處,卻是最安全之地」的現象。
一系列數字,啟示了甚麼?
在報告中,給了我們很多資訊,值得進一步思考。首先看到過去五年(2017-2022),BC省濫毒死亡數字在急升中,有失控之勢。死亡月份中以每年一月至五月較高,或許與天氣陰沉多雨易感鬱悶有關。而死亡被發現地點,溫哥華較多在其他物業(非自己居所),相信是DTES效應。至於致死毒品是芬太尼混合鎮靜劑,主要原因是毒性極為強烈而用者不知。較令人感意外的是,以30-39歲組群死亡率最高。最高死亡率城市以溫哥華、素里及大域多利市佔頭三名,可算是意料之內!從醫院管理局的管轄區表,每十萬人口比例看,原來內陸及北部城市的數字比溫哥華更高,不能忽視遠方的需要。
濫毒死亡地點最嚴重的是溫哥華的DTES,因此是討論焦點所在。溫哥華新當選華人市長沈觀健會如何撥亂反正,為區內改善居所安置問題,對用毒者倡導戒毒治療康復,並協助就業重建新生活,倡議社交支援系統,遠離毒品依賴?其實每一項都是一個大政策,需要動員不同部門及志願機構聯手。但指導方針的核心價值觀是甚麼呢?是盡力提供純淨毒品?還是協助用毒者遠離毒品?
自一月三十一日起,BC省已實施藏有2.5克硬性毒品非刑事化,這樣會減少毒品使用者嗎?單從非刑事化,可以降低濫毒致死個案嗎?藏有毒品而不作犯法論,可說是顛覆傳統價值觀,從文化、倫理價值觀會有甚麼長遠影響?會否造成使人覺得服用毒品更加容易,而進入吸毒循環圈?進而使得更多人嘗試吸毒?而治療與康復床位不足,想戒沒有床位,使更多人繼續依賴毒品,後果如何?我們的政府,對下一代應該有什麼長遠承擔?
BC Coroners Service的報告讓我們認知濫毒死亡的概況,是很好的資訊。政府的政策,由四年前大麻合法化(2018.10.17)開始,到硬性毒品非刑事化(2023.01.31開始,為期三年),不能幫助減少加入使用毒品的人數。解決因濫毒而死亡的情況,還有很多環節有待處理。任務尚未成功,社會各界仍須努力。
撰文:社會心,秋霖(溫哥華資深戒毒社工)
來源:
https://www2.gov.bc.ca/assets/gov/birth-adoption-death-marriage-and-divorce/deaths/coroners-service/statistical/illicit-drug.pdf
https://news.gov.bc.ca/releases/2023PSSG0008-0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