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探究基督徒如何面對「當下文化」的挑戰
一、檢視──異地不同的處境
A. 主動式的抗爭
過去好幾年,亞洲地區出現不少倡議抗爭式的基督教團體,他們會主動地發起一些遊行及示威,目的是抗議政府及某些社會團體的政策不公義(如:房屋的租賣、工資的釐定、耆英的安老)、道德敗壞的立法(如:吸毒、同性戀、賭博)或剝削人身的自由(如:出入境的限制、選舉政府領袖的人權規範)等;他們認為身為基督徒及教會的一份子是有責任挺身而出,對社會上他們認為不公義的事情就應當發聲。
然而,當遇上另一些教牧及基督徒組織持不同意見時,他們卻嘻笑怒罵,或冠以「道德塔利班」、「宗教霸權」等侮蔑稱號。
B. 被動式的沉默
處身高舉人權與自由平等的北美地區華人基督教會及信徒,他們與亞洲地區有著南轅北轍的分別。北美的福音派教會大多把焦點和精力放在教會人數的增長上,對社會的關懷及為公義發聲的參與,明顯不足,且被動而非主動,一般只會被震撼全球的大型災難發生所牽動,然後作出遲緩的關愛行動。對社會不公義的回應,亦經常惹來教外人,甚至是滿有公義心的基督徒所責備──認為今天的社會公義已拱手讓給了自由派領航,以致這些自由派教會及其所屬的信徒不斷地挑戰客觀真理,所有議程全由他們定義,如個人權利成為主導:女權、墮胎權、性倫理、家庭定義、性工作權利等,社會道德的轉變,在北美幾乎完全沒有福音派教會的聲音,導致整個文化和社會道德日趨敗落。
二、謹守──使命不同的崗位
A. 教會
「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馬太福音十六18-19)。
這段經文揭示了教會的地位是在天上的,她的工作範圍主要是屬靈的,而她所得的權柄也是屬天的,因此教會在地上的身份及任務不完全等同個別的基督徒的身份及任務。
從新約聖經作宏觀式鳥瞰,不難洞悉教會存在的本質乃是為信徒的信仰成長而設,以及為基督作見證。因此,教會要專心及忠心執行主所吩咐的大使命,著重廣傳福音及建立信徒,並按正意分解真理,教導信徒當行的路。
B. 基督徒
「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迦書六 8)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豫備行各樣的善事。」(提摩太後書三 16-17)
上述經文,很明顯都涉及「善行」──社會關懷和「政治」──社會公義,然而許多教會的弟兄姐妹卻視這兩者如同毒蛇猛獸。一談到「某某功德會」熱心救災的善工,就不屑地批評「那些都是沒有生命的工作」;一提到政治,更是避之則吉。
「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裡,你們來看我。」(馬太福音廿五 35-36)
上述並非社會福音派人士,也非自由派人士,更非「某某功德會」的訓詞,乃是我們主耶穌親口的教訓。
倘若救助饑民,是耶穌的吩咐,那麼若用政治或立法的手段,能消除貧窮、消除饑荒,豈不更好?從過去的歷史引證,不難洞悉許多不義的制度,都需要政治參與,積極採取行動,才能得以改善或修正,這些都是我們基督徒作為地上公民一份子責無旁貸的責任和義務。
因此,作為一個地上政府的公民,我們理應在不抵觸真理的原則下,盡我們在社會的責任和義務(如:積極參與投票選舉、參選成為政府官員)。
三、遵循──聖經真理的教導
(一)教會與社會
A. 政教分離的教導(馬太福音廿二15-22)
這段經文剖析了耶穌若說納稅給該撒,一些不願意受外邦人管轄的猶太人(如法利賽人)必然反對,若說不納,支持羅馬政府,期望希律家得權的希律黨必有把柄指控耶穌不守法例,不尊重羅馬政府,所以問題背後的目的乃是要陷害耶穌。
經文更揭示法利賽人與希律黨的問題乃是要將政治與宗教一同合一處理,法利賽人認為應是猶太宗教管轄政府,希律黨則認為應是地上君王管治社會、文化、宗教,但主耶穌卻用一銀錢,說明地上的政權歸給地上,天上屬天的事情歸給天上。因此教會也應與政治分離。
更何況教會參與政治的結果,往往是權力的腐敗或立場的妥協,代價實在太大了,教會根本付不起。教會歷史早已給我們太多痛苦的教訓了。
不過,從聖經的觀點來看,教會若能認清她在社會中的地位,自然也會因此而扮演應有的角色。毋庸置疑,基督徒是天國的子民、神的兒女,但他們也是地上國度的公民、民族和文化的兒女,在這種雙重身份的夾縫中,若不謹慎,教導偏差,自然會產生無形的心理和社會壓力,致使基督徒的見證效能失去它當有的作用。
B. 教會扮演的角色
提摩太前書三章 15 節這樣說:「倘若我耽延日久,你也可以知道在神的家中當怎樣行。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會,真理的柱石和根基。」
- 教會是神的家,教會當務的功能乃是讓人在此可尋找、認識、敬拜、事奉真神,教會更是真理的柱石,讓人從教會中可以學習真理。
- 時間有限,主再來的日子亦近。因此,教會理應將重點放回在傳揚福音及教導真理的事工上。
- 教會應當按聖經教導為在上掌權者禱告,使我們能在平安中敬虔度日
- 當政府施政有違公義及道德時,地方教會應循正當及合法途徑來表達及訴求公義。而在違背真理的情況下,教會應當教導信徒堅決的順從神而不順從人,並教導他們要甘心接受在當中可能需要付上的代價!
- 教會切勿成為政治的工具,或在講台上作政治評論或傳達某些政治立場,教會只需按真理及道德的原則去回應時代,教導信徒關心社群,卻不替信徒選擇任何的政治取向或立場。
- 教會不應反對任何信徒參政,惟卻不應把教會作為政治工具或宣揚政治理念的場所,更應禁止任何信徒強迫別人參加政治或社會行動,因各人有自己的理念及自由,不應把個人理念及行動強加在別人身上!
- 教導及鼓勵信徒以公民身份積極參與社會關懷,協助弱勢社群合法地爭取應有及合理的權益。
(二)信徒與社會
A. 對地上掌權者的態度
a. 要尊敬
「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服他,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神的。凡掌權的都是神所命的。所以,抗拒掌權的就是抗拒神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罰。」(羅馬書十三1-2)
「務要尊敬眾人,親愛教中的弟兄,敬畏神,尊敬君王。」(彼得前書二17)
亞基帕對保羅說:「准你為自己辯明。」於是保羅伸手分訴說:「亞基帕王啊,猶太人所告我的一切事,今日得在你面前分訴,實為萬幸;更可幸的,是你熟悉猶太人的規矩和他們的辯論;所以求你耐心聽我。」(使徒行傳 廿六1-3)
.從上述經文可以窺見,我們若對在上掌權的施政有不滿是可以的,惟無論怎樣不滿,仍應以他為神的用人,以敬畏神的心對待他,他至終的結果是由神評斷的,因神才是他的主人。
b. 要代求
「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該如此,使我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無事的度日。這是好的,在神我們救主面前可蒙悅納。」(提摩太前書二1-3)
.按照聖經教導,我們應常常為他們祈禱,求神使他們按公義行事,也使信徒可以敬虔度日。
撰文:白日行
下期會探討:
B. 對社會制度的回應
C. 對不合真理的抉擇
D. 對不同意見的處理
E. 對社會應有的義務
四、傳揚──身靈並顧的福音
A. 耶穌的福音是具有社會關懷責任的福音
B. 耶穌的福音不是只有講而不去行的福音
C. 耶穌的福音乃是身靈並顧且全備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