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 604-273-0223 電郵: vancouvertruthmonthly@gmail.com

6.6 C
Vancouver
2024年11月21日
spot_img

回到伊甸園

【受訪者】Ian Lee
【採訪者】唐世勳(溫哥華短宣中心董事/真理報編委)

受訪者介紹:
  Ian Lee,退休宣教士,早年以學生簽證到多倫多讀書,大學一年級在CCF信主,畢業後回港,任職廣告設計師,後移民,創業,受《用我一生》這書影響,及蒙上帝呼召帶領,走上奉獻之路,到創啟地區帶職事奉十多年,兩年前因各種複雜因素而返回加國。

唐世勳:你如何會發起這個事工?

Ian弟兄:

  我在國內最後五年的事工中,經常接觸到很多務農人仕,從大學的農業系師生以致農產品的營辦商,所以在其中學會了很多務農的知識;直至疫情爆發,差會暫時結束一切事工,而我亦返回溫哥華。當時教會陷於極大的困難,沒有實體崇拜,沒有小組,更談不上探訪。當時思考,教會在疫情下可以做些甚麼?於是與幾位會友發起了這個耕種計劃,將蔬果送給有需要的群體。這幾位在教會向來都不顯眼的弟兄姊妹,從來沒有參與任何事奉,但卻主動參與這事工,我們當中並沒有設立領䄂,各人自動到位。所以「Stewardship farm for hope鶴生苑」成為我們事工的名稱,這來自我們的靈感「鶴」的諧音「學」,而Heron鶴是一種很有耐性等待機會的鳥類,等待服侍也是一樣。

  說來奇妙,我們在臉書中徵求可耕園地的免費借用,不僅是地方,連水電費都要全免。當中願意借出土地的,大多數都是非基督徒,看來上帝是有祂的心意,讓我們為祂作見證。

唐世勳:你的事工面對何種困難?

Ian弟兄:
  當我們解決了耕地的問題後,為免對捐獻者做成過大的騷擾,出入人數要作限制。在安排時間和人數方面起初是有點混亂,需要編排和加強溝通。還有進出農地的合法權利都要小心處理,雖然是免費使用,但要維持這個優良的耕種文化,更重要的是,與地主保持良好關係和維持基督徒的形象。

  在經費方面,開始時確是一個大問題。雖然地是免費的,但如種籽、肥料、耕種工具等都需購置。起初由我預支,但有數個耕地出現時,便不夠應付。於是大家認為,可向教會會眾推動支持這個事工,以個別會友出資三百元資助,而我們每星期會提供各式新鮮有機農產品一箱,連續十三週;當中包括雞蛋、乳酪及各式菜蔬瓜豆,其餘農作物會捐贈給不同的慈善機構。

唐世勳:你的事工靈感出自何處?

Ian弟兄:
  上帝造人,沒有任何人是沒有用的。發起這耕種事工的幾位弟兄姊妹,他們是不起眼的一群,但他們在上帝眼中卻是珍貴的、有作為的。而上帝亦藉著我在工場退下前,給我機會學會了耕種,所以我深信這都是上帝的恩典和安排,要將祝福帶給社區。

唐世勳:你覺得這個事工帶給信徒甚麼啟發呢?

Ian弟兄:
  我覺得我們無法解決貧窮問題,但起碼我們盡全力去參與服侍。有人覺得我們瘋狂,自討苦吃,但其實我們正在享受著上帝的祝福。

  正如我們的蜂場,我們並沒有養蜂的技術,也不知道如何引進蜜蜂,但上帝真的很奇妙,由零開始,看到蜜蜂越聚越多,除幫助花粉傳播外,更有蜜糖收成。讓我們這個群體,經歷上帝的創造和恩典。

唐世勳:這個事工除了可以幫助貧窮家庭外,還有什麼益處?

Ian弟兄:
  原來回到大自然中,真的能夠醫治人。我們群體中有一位喪偶的朋友,自太太離世後,患了情緒病,一直沉默寡言,終日留在家中,無所事事。自從加入我們的團隊後,看到他慢慢地好轉過來,不但有了溝通,更有突出的表現。

  我們更設立了耕種工作坊作外展活動,弟兄姊妹開始帶朋友參加耕種,慢慢地建立關係以致認識基督信仰。

  更有牧者加入群組作為一種靜修方法,遠離人群卻從創造中親近上帝。

  很多人說教會太離地,在實現零排放方面,其實教會也可以參與,一方面透過耕種認識環保意識,又可作為家庭親子活動,也為教會帶來新的嘗試和體驗,還有創新的有機捐贈機制。

  「你們不要自欺,也不要欺騙上帝。一個人種什麼,就收什麼。他若為著滿足自己的情慾而撒種,他會從情慾收取死亡;他若為著得聖靈的喜悅而撒種,他會從聖靈收穫永恆的生命。」(加拉太書六7-8)

唐世勳:若教會想參與,你會如何提供幫助?

Ian弟兄:
  我可以為他們提供工作坊,及協助初期運作等,我相信上帝要將祝福透過教會帶給一個社區,但建議教會,不要將耕種興趣小組歸納於任何團契小組,這會令某些人卻步。由它自然發展,上帝自會安排。

撰文:唐世勳,溫哥華短宣中心董事,真理報編委

第344期 202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