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過去的一年,有兩幅新聞圖片令筆者印象深刻,一幅是因為疫情而變得冷冷清清的香港國際機場;另一幅卻是在熱鬧的機場離境大堂中,滿頭白髮的祖父母流著淚向移居海外的兒孫們道別。這一幕又一幕的傷感場面觸動了不少包括筆者在內的海外香港人,心裡期盼著服侍他們的機會。而加拿大政府在2021年正式推出專為香港人而設的低門檻移民路徑「救生艇計劃」後,移居溫哥華的香港人也逐漸增加。
事工的籌備與成立
為回應這一波如箭在弦的移民潮,溫哥華華人浸信會也開始作出研究和準備,並在2021年10月正式成立「來加事工」特別關顧小組協調教會各部門和團契,接待將會或剛到埗的新朋友。在籌備的討論中,我們歸納出整個事工的重心主要是在建立雙向的關係上,而不是作為單向的服務提供者(service provider)。
開拓的理念與使命
所以「來加事工」制定了一個非常清晰的使命:
「讓社區和我們生活圈子中的新移民朋友能感受和認識基督的愛和救恩的福音,並且建立他們作主的門徒在世界中作見證。」
這個使命宣言有多個重點,第一,讓教會在社區中發揮服侍者的角色,讓我們可以直接和新朋友們同行,邀請他們成為我們生活圈子的一部分,在生活上盡量提供支援,藉此協助他們盡快適應新環境;第二,在同行的過程中透過生命見證,讓他們感受到基督救恩的愛和福音;第三,最終引領他們信主,並且栽培他們成為主的門徒在世界作見證。
服侍的範疇與策略
這個使命基本上就是主耶穌所吩咐的大誡命和大使命,就是要盡力愛神和愛人如己(馬可福音十二29-31),也要我們去使萬民作主的門徒(馬太福音廿八16-20),這本來就是教會和信徒在地上的角色。這個願景主導著整個事工的方向,也幫助「來加事工」制定以下兩大的服侍策略:
以人為本:
先建立一個愛心的群體,透過互相關懷和友誼建立,重新聯繫(reconnect)不同的新朋友,並在不同層面上提供實際的幫助和支援。
以靈為本:
以聖經真理堅立信徒信心,全方位地提供屬靈的餵養和支援。這個「先建立關係,後屬靈栽培」的策略成為了「來加事工」的工作方針,透過教會每一個人的參與,並且配合教會的敬拜、培育、外展、群體生活四大事工來幫助新朋友在靈裡扎根,鞏固他們在主裡的信心。
可能會遇上的挑戰
可是單靠「來加事工」小組成員是難以有效地和眾多的新朋友聯繫,我們需要團契一同參與接待的工作,讓新朋友能在團契中得到支援。而且這一波的移民潮,主要集中在年輕家庭和20-30歲的年青人,接待他們的重擔自然地落在這兩個組別的團契中。所以團契需要作好準備,預備跳出自己的安舒區(comfort zone)來迎接這一班新朋友。
其實當筆者在不同團契分享「來加事工」時,發現個別的弟兄姊妹也有做類似的關顧工作,透過一些直接的支援(例如:買餸煲湯)來關心個別的肢體。原來大家都有著同一顆熱切服侍的心,為社區中有需要的一群和未認識神的朋友出一分力。
「來加事工」不是單純年青人或年輕家庭的事,而是整間教會的同心參與。雖然有些團契未必有太多新朋友加入,但他們也可以透過參與教會不同的事奉,互相配搭合作,間接地為「來加事工」出一分力。正如使徒保羅的教導:「百節各按各職,照着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使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以弗所書四16)
另一個挑戰是一群以粵語為母語的兒童和青少年,除了語言的適應外,文化和生活習慣上的差異,也令他們難以在短時間內融入英語青年的敬拜和團契生活環境。所以溫浸在今年正式開啟一個適合就讀第六至十二班的青少年廣東話團契,讓他們在一個熟悉的圈子和背景下,建立群體的信仰生命。但最大的難題是需要導師帶領,很感恩神為教會預備了一群很有心的弟兄姊妹,甚至在未知團契人數的情況下,他們願意憑信心回應神的呼召,成立了一個導師團隊,從零開始地建立廣東話青年團契。
筆者承認在未能預計團契的人數和有限的資源下,自己的信心的確不足而傾向保守,反而是導師們以年輕人的利益為先,堅持一開始就要以每星期的固定聚會來建立他們去教會的習慣。他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籌備,在禱告和預備的過程中尋求神的心意,並努力建立導師團隊間的默契。筆者很慚愧,透過導師們,筆者學習到何謂「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六33)也因著導師們信心的一步,在團契開始時,神就為我們預備了七位可愛的年輕人,這是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
儘管如此,我們卻不敢鬆懈,我們知道帶領青年事工比兒童事工更具挑戰性,因為在青春期階段會經歷身體生理和心理上的轉變,牧養年輕人是絕不簡單的工作。因此導師們現正努力地和年輕人建立關係和信任,盼望可以在他們的成長路上成為朋友,與他們同行,幫助他們在信仰中打下堅實的基礎。
「來加事工」至今接觸和支援了超過三十個家庭,我們觀察到這一波的移民潮和90年代的有很大的不同。90年代的移民,很多都是對未知的將來抱著多一個選擇的心態,但這一波的移民,卻是因為已知的現在而作出離開的決定,且其中特別之處,是大部分的首次移民,都只有一位家庭成員持有工作或學生簽證,原則上他們在加拿大的身份是暫時和有限期的,所以他們的未來仍存有風險和不確定性,但他們卻已變賣在港的資產,全家移居過來,可見他們對離開香港的決心。因此除了實際的生活需要外,我們也不可以忽略他們在心靈上的需要,因為每一個家庭的心裡,都帶著不同的重擔和故事。
「來加事工」希望以一些團契以外的聚會,讓一群新朋友有機會互相認識和幫助。我們有一個新家庭來溫浸兩個月後就以過來人的身份,為未到埗和已到埗的移民家庭提供協助,耐心地解答他們要處理的不同問題。而「來加事工」在未來也會密切留意新朋友們在心靈上的需要,為他們提供適切的牧養,讓他們在身心靈都能得著健康,在加國開展人生新的一頁。
遠景與企盼
「來加事工」至今已開始了超過七個多月,我們感恩弟兄姊妹熱心的參與,教會在疫情後重開時亦注入了很大的動力。其實,並不是我們去「幫助」這些新朋友,他們的出現,也給我們和教會帶來很大的挑戰和復興。
我們所服侍的新朋友,在短時間內已很快投入團契生活和開始參與事奉,也有決志信主,甚至願意受浸加入教會,這些見證都是神所賜的福氣,也給我們機會反思作為教會和信徒在地上應有的角色。我們估計今年夏季將會是這一波移民潮的高峰期,要接待的人數可能比現在更多,到時才是挑戰的真正開始。但神的恩典是夠用的,祂給我們半年時間綵排和預備,教會各事工亦已準備就緒。盼望我們能堅守崗位,緊靠著聖靈的帶領,努力地以行動活出基督的愛。
我們知道「來加事工」只是一個專注於香港移民的事工,但教會不是單一地服侍剛從香港來的新朋友,我們還有來自本地社區的、操不同語言和來自不同國家的新朋友,香港移民潮只是給我們一個契機,去重新檢視教會在社區中的定位。其實「來加事工」的理念,本質是源自教會一直行之已久對新朋友的關顧,兩者的工作都是大同小異。移民潮總有一天會過去,當「來加事工」完成在溫浸的歷史任務時,我們亦要繼續讓剛剛燃亮了的燭光延續下去,並將它轉化成為能燃亮更多不同燭光的力量。
最後,我們不要忘記要懇切地為每一間教會禱告,因為無論是在溫哥華、列治文或高貴林,甚至是其他國家的華人教會,都受到這一波移民潮的影響,各教會也推出不同的活動來回應。我們要不斷提醒自己,教會之間並不是競爭對手,乃是主內肢體的一份子,是親密的合作夥伴。儘管這些新家庭分佈在大溫不同的城市和社區,他們不一定要加入溫浸才能獲得「來加事工」的支援,反之,我們願意根據他們的意願,協助他們加入鄰近社區的教會,讓新朋友們更容易獲得牧養和協助。盼望每一間教會都能在這個福音禾場中努力作工,同心合意的興旺福音。
撰文:神學生 鄭智勇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