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全傳道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隨著疫情的起跌,媒體的應用逐漸受重視,虛實牧養的成效備受關注。這當然不只是技術性的層面,雖然有一定程度的重要,但是令我們深深體會,戴口罩與社交距離,阻不了我們對實體相見的渴求,在真實接觸中,彼此需要的共人性(co-humanity)(註1)。
媒體是傳播的媒介,在現今科技及網絡發達,人們對它們的重視好多時是過於所傳遞的內涵,怎樣做到平衡又不會喧賓奪主?當然,話明是科技與技術,堂會難免要投資適合的器材、人手及技術,才能達到有效的播送。堂會可以因應資源,未必要樣樣齊備,反而留心不要過於强調「美輪美奐」的設備,以免强化了信徒的消費心態 :「你做不好,我就轉台了」,適得其反。
在新常態下,筆者認為教牧領袖難以避免要使用網絡媒體作牧養與宣講,然而不一定要多靚才是夠潮,怎樣運用得宜有時是見仁見智,不要只為滿足消費而本末倒置。牧養是關係,當線上的聚會漸漸普遍,線下的接觸更是不可或缺。
至於,堂會有否需要聘任專職媒體同工則可能視乎堂會的情況,或許,在中大型堂會的需求較大,有專門負責音響及技術等工作的幹事/同工支援,在牧養上作出分工與配合。我也知道有教牧同工身兼剪片及直播安排,工作量大增之餘,卻少了精力放於牧養,這是十分可惜。
很明顯,媒體的發展是勢不可擋,教牧領袖亦要有相應的了解,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社交媒體,應用在日常生活;亦可選取合適的工具促進牧養與宣講,有助溝通與播送,例如可以錄音傳送,亦可善用如 facetime 等工具,在疫情限制中亦能「相見」通話。
筆者知悉有堂會舉辦 online 佈道會,在疫情的限制中仍能作出佈道,讓信徒邀請朋友及親人到時連結上網,參與福音聚會,之後教會亦有安排跟進陪談與栽培等工作。其實,媒體佈道的方式以往都有,只不過限於慕道者的主動來電郵或是電話等。如今,教會可以開放態度作出探討,有效運用於事工。
其實,網絡媒體是中性的工具,它是載體,福音才是主體。教會是使命群體,若能適切運用不同媒體來牧養與佈道,與時並進,肯定是助力多於阻力。
為了進一步探討媒體牧養的想像,香港教會更新運動安排於6月18日上午舉辦「媒體、牧養?」交流會,讓與會者分享堂會的應用實況,以正向的態度,迎向新常態下的 online 生態,達致有效的牧養,亦讓福音工作得以拓展。
註1:Ray S. Anderson 在 on being human 一書指出,人類在受造世界被分別出來,有男有女,在共人性(co-humanity)中能有彼此回應的能力,具體的經驗,亦能回應創造主等。(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