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者:鄺明遠先生
鄺明遠先生,就讀香港培正中學時開始信主。於美國南加州大學取得藥學博士。目前是羅省基督教會的長老,也是羅省基督教聯會的社會關注委員會主席。他已婚,育有一子,有三位孫子。
採訪者:唐世勳(溫哥華短宣中心董事/真理報編委)
唐:可否簡述你創業的過程?
鄺:大學選修藥劑,畢業後在藥房工作長達八年,因知道自己不是營商人材,一直未有想過去營運一間藥房。但有一天老闆跟我說,因租約期滿,並沒有打算續約,所以提早通知我找工作。因當時兒子剛出生,而且在教會的事奉多,想找一份朝九晚五,週末休息的藥劑師職位談何容易。所以改變心態,決定在報章廣告欄尋找出讓的藥房,結果找到了現址的藥房,但前業主不善管理,店內情況絕對不理想,過去營業額亦低於我所預期。但經過粗略計算後,認為可以維持生活,照顧家庭,而又不影響我對教會的事奉,於是決定買下來,開始了我人生新的一頁。藉著上帝的祝福,生意很快便有所改善,並且可以聘請第一位員工。當業務漸漸轉好,很多朋友都鼓勵我多開分店,但自知非管理企業的人材,而且我知道上帝給我的使命,還是按照祂的旨意去做好自己的角色,星期一至五是藥劑師,星期六、日在教會服侍。
唐:你的小藥房怎可能在大型連鎖店充斥下生存?
鄺:你說得很對,二十多年前,大型連鎖藥房的出現,確實帶來一些衝激,初期生意是受到影響的,但客戶慢慢地轉回來,是因為連鎖集團不能提供貼身的服務。我也透過宣教工場學懂了如何尊重不同的族裔和文化,親切的態度,關心他們的需要,所以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生存。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主耶穌給我的應許:「我的恩典夠你用的。」
唐:你是教會的長老,你如何引導教會明白宣教工作的重要性?
鄺:羅文牧師是羅省基督教會的創會牧師,他與王永信牧師和張子華牧師是當時羅省華人教會中最早推動宣教的一群,我深受羅牧師和朱港華牧師的影響,對宣教很有負擔。但年輕時教會會友的孩子大部分年紀還小,所以在選擇宣教地區時,祇能侷限於美國境內,最後我們選擇了向內陸的原住民作為我們的宣教工場,每年暑假我會與幾位會友及他們的家人到原住民地區作數星期的短宣工作,當年我們的孩子只有四、五歲,但為了孕育他們的宣教心,所有的家庭都會總動員。當朱港華牧師應上帝的呼召全時間到肯亞宣教後,我便承擔起教會年輕人的門徒訓練和短宣事工。
唐:你的門徒訓練有何不同?
鄺:我認為門徒訓練不能祇限於聖經的教導,而是必須要實踐,否則這些門徒祇侷限於聖經教導的工作而沒有宣教的視野。我們的年青人都有宣教體驗的一環,從國內延伸到國外,從跨文化的實習,學會明白和尊重其他族裔,按著他們的需要而提供協助,建立關係和信任,透過關愛再分享我們的信仰。
唐:你所經營的藥房,顧客大部分是說西班牙語的,他們是否代表羅省較低下的階層?你的從商與服侍可會考慮他們的負擔能力?或提供甚麼幫助?
鄺:尊重及用心照顧客人是我們的服務宗旨,可能我們不像連鎖藥房那麼忙碌,所以會花較多的時間去為個別客人詳細解釋或跟進他們的需要。若他們經濟能力不能負擔,我們亦會協助他們申請社保。持著以服務社區、尊重及包容不同族裔的文化,以愛心和關懷去照顧他們,這是我們為主作見證的好機會。很多時候,這些老人家會送上免費午餐,或在節日送來禮物,反映出他們對我們的情懷。
唐:你經常出外宣教,是否有長遠的計劃去栽培接班人,使你有更多時間去事奉上帝?
鄺:在我創業的初期,我便開始計劃每年如何騰出時間,安心地去作短宣的服侍。我特意多聘用一名僱員,培訓他能獨立運作藥房。雖然從經濟角度而言,這是不合邏輯的。但我知道這店的老闆是主耶穌,而我祇是祂的管家,總要奉行祂的旨意。另外我亦安排幾位藥劑師朋友作支援,若短宣時間需要長一些,我亦可以彈性處理。現在更好了,上帝為我預備了一位剛退休的藥劑師,他可以全時間支援我,讓我全無後顧之憂地去服侍。
唐:你作為一個基督徒藥劑師、老闆和長老,你覺得在城市宣教上可以扮演甚麼角色?
鄺:我覺得不要將自己困在教會內,應該多出外接觸不同族裔文化,進而參與福音工作。另一方面我感覺到華人對非洲裔及西班牙語族裔有很多偏見,從負面新聞中認為他們是懶惰、不進取、依靠政府福利等。不願意真正花時間去認識他們的處境和難處。我們體會到城市宣教是海外宣教的踏腳石,所以我們的門徒訓練必須參與各式的宣教工場實習。因為路加福音第四章18節 很清楚的說明:「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所以我們會帶領年青人去服侍貧窮人及被邊緣化的人,使他們有機會實踐主耶穌登山寶訓的教導。很多人認為我們投放的資源是沒有回報的,但我們看重的回報,是高質素的門徒,也要年青人透過服侍而得到生命的更新。
但我覺得這還不夠,教會應該在資源上多分配及舉辦不同族裔的交流活動,使教會能接觸及容納多元化的家庭,最終成為一所沒有疆界的教會。
撰文:唐世勳(溫哥華短宣中心董事/真理報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