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 604-273-0223 電郵: vancouvertruthmonthly@gmail.com

12.4 C
Vancouver
2024年09月19日
spot_img

建築‧家

受訪者:Chelsea Chan陳熙
簡介: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環境設計系。早年在美國南加州建築設計學院完成建築設計碩士學位,現就讀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社會設計博士學位,研究社會建築與弱勢社區。現在香港城市榮恩教會聚會。

採訪者:唐世勳(溫哥華短宣中心董事/真理報編委)

唐:女孩子當建築師越來越普遍,但對有需要社區提供設計卻很少聽聞,你可以分享你的抉擇嗎?

Chelsea:我讀建築的原因來自中學三年級時參與學校舉辦的「農村孩子的天空」活動,探訪廣州農村,對他們一無所有,住的地方亦漏風漏雨感到十分驚訝,希望日後能夠為他們做一點事情。工作之後曾嘗試利用業餘時間參與「汶川希望小學」、「斯理蘭卡孤兒院」、「雲南災後重建」等項目設計,2014-15年跟隨鄺明遠長老參加雲南的短宣,學習利用「superadobe」超級土房為當地的痲瘋康復村做建設。

唐:你二話不說便承擔義務設計責任,這會影響你的日常工作嗎?

Chelsea:事實上我進修的是一個全日制博士課程,一開始影響不大,但開課後約一年半,媽媽腦中風,需要申請停學一年到北京照顧她。因為她出事超過二十小時後才被發現,所以初期情況很嚴重,需要二十四小時全時間照顧。當時北京疫情管控非常嚴峻,到醫院探望是有入無出,否則每次都要通過嚴格的核酸測試,唯一方法是長期留守醫院。幸好有丈夫可以與我輪流照顧,有時候我白天要照顧媽媽,就利用淩晨時間通宵畫圖趕工,輪到丈夫到醫院照顧時,我才有時間留在家繼續做設計,最終順利完成工作。回想,若不是有上帝的安排,在媽媽腦中風之前認識了丈夫,而且他願意與我合力照顧媽媽,我獨自一人真不知道如何渡過這個難關。還記得媽媽送院當日,醫生給我們選擇,一是放棄拯救,一是冒險做開腦手術但有可能成為植物人。那刻的心情,真是難以形容,丈夫不單給予鼓勵和支持,還在家兼職工作同時全時間服侍媽媽。感恩上帝聽了我們的禱告,願意醫治媽媽,亦因我丈夫的愛心行為,感動了不少親友認識主耶穌基督。雖然媽媽現在仍然需要別人照顧,但已慢慢康復,最近更從北京送回香港生活,真是一件神蹟。

唐:你的職業是建築師,建造的是高樓大廈,你的事工卻是建築難民營,物料完全不同,對你會有難度嗎?

Chelsea:幫難民營做設計有很大的難度,除了物資缺乏、材料完全不同外,也缺乏水、電、排污的設施。在建築師事務所工作,一般來說是分工的,每人負責一部份工作,由不同專業整合完成整個項目。但難民營沒有這麼多專家參與,很多時候我需要請教導師或專業人士去解決不同問題,例如結構計算,因不是用傳統的混凝土而是用泥土和飼料袋,需要這方面的專家去計算;水源不足,設計了收集雨水的方式;電源不足,考慮加入太陽能設備;建築物的防火、防水、防洪、防震、遮陽、物料的來源等都要考慮周全。因為對當地不熟悉,在文化背景方面,亦要向當地的服務機構謹慎瞭解清楚,例如顏色和形狀的運用是否恰當、當地人使用洗手間和廚房的習慣、平時有什麼興趣愛好等。瞭解後才知道與宗教有關的圖案和形狀要避免使用;洗手間要與其他建築物分開設置;亦因為沒有市政的排污管,要預留化糞池的空間;當知道當地人喜愛排球和燒烤後也一度嘗試融入設計,各種挑戰是在設計初期無法預計的。

  另一個難度是我們希望鼓勵他們學習這種建造方法,從而有機會改善他們在難民營的居住環境,將來回去重建家園。但因為他們沒有社區歸屬感,願意自發參與和學習的意願較低,起初對這種建造方法也很懷疑。現在社區中心建成後,很多人都很驚訝和開始感興趣,希望當地人瞭解到superadobe這種建築的好處後,會有更多人願意嘗試,能夠利用社區有限的資源和自己的力量,改善現在的困難處境。

唐:建築算是城市建設的一部分,你覺得與城市宣教有關係嗎?你有甚麼計劃配合你的服侍?

Chelsea:路加福音四18不是說「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膏立我去向貧窮的人傳福音」嗎?所以服侍貧窮人、弱勢社群都是城市宣教的基石。目前還沒有試過為住在城市的弱勢社群做設計,農村地多,也有空置的房屋建設,比較容易。在城市做建設,除了需要向政府和不同部門申請批核外,亦有很多利益衝突。

  在香港,籠屋、劏房、過渡性房屋、社會房屋等,都是十分逼切的問題。有時覺得居住在籠屋比居住在農村更沒有尊嚴,環境更惡劣。如可在城市建設,會更切身和熟悉,有更多機會可以深入瞭解,亦可找到更多人一起參與,希望以後有機會找到合作的機構,為他們改善環境。

唐:上帝透過建築設計對你有何啟示?如何將工作融合信仰?

Chelsea:當初我對幫助弱勢社區的認識是很膚淺的,覺得改善外表就足夠。直至跟隨鄺明遠長老去雲南短宣,他教曉了我,在蓋房子的過程中,同時要幫助當地人改善四個關係,分別是與自己、別人、上帝、社區的和好。以前從沒有以這個角度思考建築設計。當你全力參與及造福社區時,受惠者會感受到愛。

  記得我們在雲南的項目,起初村民都是以好奇的心態觀望,參與建設的人並不多,後來隨時間慢慢有所改變,到後期參與的人越來越多,村民的關係藉著一起合作蓋房子而有所改善,與短宣團隊的關係亦越來越密切。由開始時我們要下山去買食物,到後來他們把家中的食物拿出來與我們分享(與別人和好)。當房子蓋好之後,大家都很自豪(與自己和好),亦學會了如何使用社區資源和自己的能力來改善環境(與社區和好),過程期間也有向他們傳福音,最後有好幾位村民決志信了主(與上帝和好)。這個經歷促使我再回學校學習,更有機會與鄺長老一起以伊拉克難民營的項目嘗試再實踐,感謝神的奇妙安排。

唐:其他建築師可以怎樣參與宣教活動?你會為上帝有更大的理想嗎?

Chelsea:我覺得除了建築師,無論甚麼職業都可以參與宣教活動,首先可以多參與義工服務,當你透過服侍去認識有需要的群體,很自然地會對他們產生同理心,瞭解他們面對的困難,你會記掛他們,並思考自己有什麼可以為他們謀福祉。不要白費自己的恩賜,可以由一些簡單的小事情開始,慢慢做更多的嘗試。

  對我來說,更大的理想是期望伊拉克難民營項目不是我最後參與的項目,而是一個新開始。希望以後還可以有機會參與建設其他弱勢社區的項目,例如第三世界的貧窮鄉村、貧民窟、災後重建或者城市籠屋、劏房,若有機會留在學校,更可聯合不同科系或學生一起共同研究,令更多人參與和關注弱勢社群。主耶穌教導我們要愛鄰舍如同愛自己,特別是貧窮人,希望藉此能將基督的愛和關懷帶給他們。

撰文:唐世勳(溫哥華短宣中心董事/真理報編委)

第355期 202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