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暑假來臨,讓孩子們抓緊參加各種學習或活動班,還是任由他們在家裡睡睡覺、看看書,做自己喜歡的事?家長們應如何指導孩子過一個充實又有意義的暑假?
暑假對於孩子們來說,總有一種興奮的感覺。不用上學,不用考試,不用……應該可以好好休息了。但是,隨著社會的變遷,雙職父母越來越普遍,導致年幼孩子(12歲以下)無人看管照顧,被迫一定要參加「暑期活動」。當然,有些活動是孩子們喜歡的,但有些則只是父母想他們參加,每年如是。孩子們對暑假的感覺既愛又恨,很矛盾。因為他們渴望有安寧與休息,甚至在家玩玩具,也比「東奔西跑」來得好。
暑假真的很寶貴,只有讀書階段才能享受這種悠長假期,就業後,就很難享受到假期的樂趣。所以家長應該「善用暑假」來增進親子關係,否則,等子女長大就追悔莫及了。
我們要重整「善用暑假」的概念:
- 暑假不單是讀書天,乃是繽紛活動日。應該幫子女報讀一些有興趣的活動。
- 應以休息為主,活動為輔。除了安排活動時間,也要安排休息時間。
- 暑假是增進親子關係的好時光,父母應爭取安排,並在當中享受。即使白天孩子已參加了活動,晚間也可以安排多些親子時間。在沒有功課壓力下,親子關係應是最融洽,也是最容易建立的。
- 把握假期,做一些平日不能花太多時間做的事。
- 旅行或露營是讓人身心放鬆的好活動,更是增進關係的好時機。
- 製造生活體驗的機會,到機構做義工,或幫助鄰居和親友。
- 現今孩子成長,大都朝著多元智能培育模式來發展,父母可從這方面籌劃。6至10歲由父母安排;11至12歲與子女商量,參加雙方同意的活動;12歲以上可以給若干程度的自由權,讓子女自由選擇。
- 選取活動的標準是讓孩子開心,父母安心。
- 教導子女有妥善安排,乃是善用時間的最好訓練和機會。
- 回想自己對暑假的渴望,從而了解你子女對暑假的渴望。
暑假既然是孩子的天地,就要以他們的興趣或能增長他們的課外知識,或是可以發掘他們的才能為選擇依歸
父母可考慮選擇:
- 報讀暑期營,條件是能增廣見聞。
- 報讀教會辦的暑假營,既可認識真理,又可塑造品格。
- 參加水上活動、野外活動體驗營。
- 興趣營:運動、音樂、美術、手工藝、語言等。
漫長的暑假除了安排子女參加有興趣的活動外,家長可以放假一至兩周陪陪孩子,刻意安排一些親子時間。
家長不妨考慮安排下列活動:
- 自製暑期營:組合三至四個家庭的小朋友,由父母充當導師或請專人回家,在家設計一些活動讓小朋友學習,課程內容自由度很大,可以是音樂、手工藝、種花、國語、法語、下棋、EQ等小組學習,功效很大。
- 長程或短程的旅遊,若能自己安排最好,跟旅行團也不錯。
- 探訪國外親友,遠近不拘,讓子女跟隨父母學習人際關係的技巧。
- 美化家居大行動,一起粉飾廳房、修葺花園、維修房屋、一起動手做木工等。
- 「車房大拍賣」(Garage Sale),順道把家中雜物來個大整理。
- 自由空間周:家長也需安排一些日子給子女「自由運用」。
- 培養德育,增進EQ:為子女的成長及將來發展作好準備。
- 安排家庭露營、釣魚等活動。
- 親子一起逛逛書店,嗅嗅新書氣味。
- 教導子女正確使用上網知識,不要只埋怨子女失控玩電腦,卻忽視教導子女如何正確使用。
有些家長問:暑假應否參加補習班?如果從暑假運用的原則,似乎就不應該安排了。但是有些孩子對某些科目基礎不太好,程度跟不上,父母則可適當安排,對症下藥,以「個別教授」形式幫助孩子,使他們在新學年適應得更好。不過,切忌由早到晚都要上課。如果子女的功課已平平穩穩或相當不錯,家長就應放過他們,讓他們過一個愉快的暑假吧!
也有家長問,如果整個暑假都「玩」,會不會令孩子心散,九月開學不就要一段日子適應嗎?我覺得這要靠家長們的妥善安排,像安排活動有動態也要有靜態,前半期動態活動多,後半期靜態活動多,有活動周,也要有休息周。活動安排要取其平衡,千萬不要一直都是玩。家長一放暑假就讓子女參加暑期活動,九星期都玩樂,結果孩子放完暑假,比上學更累。孩子們可能會大叫:「我討厭暑假!」
孩子從幼稚園到大學畢業前(有些讀Co-op便沒有大學暑期生活),算起來,只有十來個暑假。十二歲前,他被迫讓父母安排。十三歲後,可以自己安排。父母除了讓子女過一個愉快及有意義的暑假外,也應抓緊機會與子女進行親子相聚的活動,讓他們留下美好的回憶,雖然這些美好回憶可能只是某一項活動,但是父母若能在子女成長中多製造美好的回憶,可以影響子女一生。開明的父母,要坐言起行啊!
撰文:簡朱素英,北約華人基督教會專責粵語/家庭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