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宇博士
有危也有機
一場疫症,改變了市場經營的思維,促成「在家工作」(WFH) 的新職場模式。營運網絡化,網購取代實體購物的趨勢,正快速成長。新動力從適應中蜕變為改革的爆炸力量,推進新經濟,當中有危亦有機,但所要求的核心能力、技能和經驗,必會截然不同。
在這大時局當中,老行業已進入黄昏,新行業正在含苞待放。這是否是轉工、轉行的機遇時刻呢?
個人身價的計算
僱員要「知己」,知道自己的強項和弱點。在某行業、某職位服務一段時間,個人能幹的增值:深廣的知識、純熟的技能、豐富的經驗、傑出的創作,已成為公司業務不可或缺的倚賴;另一方面,公司漸進賦予的權力,已到了不能制衡的境況,作重磅僱員確能呼風喚雨,老闆都要退避三舍,身價確實上升不少。
僱員的市值一般都是從能力、績效、表現作客觀地計算,再主觀衡量他是否容易被取代。當物以罕為貴,身價便會膨脹和升值。個人價值在於專業質素、領導才幹、社群力量;其擁有的網絡,包括市場、客戶、供應鏈、人脈關係等,都是舉足輕重的。以上很多的特點,是要在公司的體制、設施、團隊的配套下顯露出來的,離開這職位便不能發揮,個人身價立刻貶值了。有航空公司炙手可熱的高管,在疫情下也被裁員,難免英雄無用武之地!
進退維谷
懂得知己,還要「知彼」,就是要瞭解大環境,衡量進或退的理據。在這後疫症時代,一般公司資金短缺,供應鏈斷裂,通貨膨脹,成本激增,留人能力薄弱。那邊廂某些行業復工,試圖轉型扭轉逆勢,無奈招聘困難,就業市場人力資源短缺。作僱員的會否順應時勢轉工?考慮自己的適應能力、學習速度,能否達標?若不轉工,現職是否穩固?若是轉工,新職位自己能否駕馭?新工種、新職位可以提供晉升的契機,但畢竟這些聘用的容忍度在新經濟下比較薄弱。何去何從,真是煞費思量!
競爭靠實力
職場的競爭力在於主觀的硬實力,例如對質量控制、物流管理的能力,在不同的營運模式上加以兼容和調整,便可快速適應和熟習新職位。在銷售服務的行業,市場策略、營銷計劃、客戶群建立等經驗,都是難求的才幹;若有配對的職位,不難仍有大展拳脚的機會。因此我們要找出自己的強項和實力,在市場轉變之際,以惡補的步伐,定向的學習,去擴闊自己的領域,強化擇業的條件,從而為自己轉工謀增值。
知己也知彼,不論是趁勢、承勢、順勢也好,都是憑眼光、觀察和分析,面向市場,配合市況,全力以赴,願意與僱主共度時艱。「在盼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羅十二12)。這才是僱員的無價身段。